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唐(618~907年)论文

“正仓院”藏唐代乐器设计工艺及当代价值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选题背景第10页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1.2.1 正仓院乐器藏品的研究价值第10页
        1.2.2 开拓正仓院乐器研究的新路径第10-11页
        1.2.3 为当代乐器提供可行性价值研究第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1 新中国以来对传统乐器研究的两个阶段第11页
            1.3.1.1 1949年—1979年第一阶段第11页
            1.3.1.2 1979年—至今第二阶段第11页
        1.3.2 唐代乐器的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3 正仓院及其所藏乐器的研究现状第12页
    1.4 课题研究的方法第12-13页
        1.4.1 实测法第12页
        1.4.2 文献研究法第12-13页
        1.4.3 工艺实验法第13页
        1.4.4 对照法第13页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3-16页
        1.5.1 研究对象第13-14页
        1.5.2 中国乐器发展的源流及演变第14页
        1.5.3 “正仓院”藏唐代乐器的形制与结构第14页
        1.5.4 “正仓院”藏唐代乐器的装饰和工艺第14页
        1.5.5 “正仓院”乐器的当代应用价值第14-16页
第2章 中国乐器发展的源流及演变第16-34页
    2.1 本土乐器的起源和发展第16-20页
        2.1.1 乐器的萌芽第16-17页
        2.1.2 不同时期的发展第17-18页
        2.1.3 中日交流的乐器文化史第18-20页
    2.2 中国民族乐器的分类第20-22页
        2.2.1 八音的分类第20页
        2.2.2 按演奏方式的分类第20-22页
            2.2.2.1 吹奏乐器第21页
            2.2.2.2 弹拨乐器第21页
            2.2.2.3 打击乐器第21页
            2.2.2.4 拉弦乐器第21-22页
    2.3 中国传统乐器的演变轨迹—以敦煌石窟中乐器形象为例第22-34页
        2.3.1 敦煌石窟洞窟壁画中乐器形象第22-31页
            2.3.1.1 敦煌壁画中的五弦琵琶特征第28-29页
            2.3.1.2 敦煌壁画中的异形琵琶—以葫芦琴为例第29页
            2.3.1.3 敦煌壁画中的阮咸特征第29-31页
        2.3.2 石刻、陶俑、墓葬壁画中乐器的形象第31-34页
第3章 “正仓院”藏唐代乐器的形制与结构第34-52页
    3.1 研究样本概况(以琵琶、中阮为例)第34-36页
        3.1.1 琵琶第34-35页
        3.1.2 阮咸第35-36页
    3.2 乐器演奏的影响因素第36-38页
        3.2.1 横抱与竖抱的持琴姿势第36-37页
        3.2.2 琵琶的演奏方法第37-38页
    3.3 琵琶的历史演变及琵琶的形制与结构第38-52页
        3.3.1 琵琶的历史演变第38-41页
        3.3.2 唐代琵琶的形制与结构第41-43页
        3.3.3 琵琶的制作材料第43-44页
        3.3.4 “正仓院”琵琶的形制与结构第44-52页
            3.3.4.1 螺钿紫檀五弦琵琶的形制与结构第44-46页
            3.3.4.2 四弦曲颈琵琶的形制与结构第46-50页
            3.3.4.3 螺钿紫檀阮咸的形制与结构第50-52页
第4章 “正仓院”藏唐代乐器的装饰与工艺第52-66页
    4.1 唐代乐器的装饰与工艺第52-61页
        4.1.1 漆艺第52-54页
        4.1.2 螺钿镶嵌工艺第54-57页
            4.1.2.1 厚螺钿漆器工艺程序第54-56页
            4.1.2.2 薄螺钿漆器工艺程序第56-57页
        4.1.3 金银平脱工艺第57-59页
        4.1.4 玳瑁工艺第59-60页
        4.1.5 琥珀装饰第60-61页
    4.2 唐代乐器的装饰纹样第61-64页
        4.2.1 唐代的装饰纹样发展第61-63页
        4.2.2 正仓院乐器上的纹样与同期金银平脱纹样的比对第63-64页
    4.3 正仓院馆藏乐器的装饰第64-66页
        4.3.1 螺钿紫檀五弦琵琶第64-66页
第5章 正仓院乐器当代应用价值第66-76页
    5.1 中国民族乐器的传承与改良应用价值第66-68页
        5.1.1 唐代乐器中大漆工艺的传承应用价值第66页
            5.1.1.1 大漆在乐器成形上的物理功能第66页
            5.1.1.2 大漆赋予乐器的独特装饰之美第66页
        5.1.2 唐代乐器形制与造型形式的传承应用价值第66-67页
            5.1.2.1 乐器的形体美第67页
        5.1.3 唐代乐器装饰与工艺的传承应用价值第67-68页
            5.1.3.1 乐器的材质美第67-68页
            5.1.3.2 乐器的细节美第68页
            5.1.3.3 唐代乐器装饰形式的传承应用价值第68页
    5.2 现、当代的改良价值第68-69页
    5.3 正仓院乐器的虚拟再现第69-70页
    5.4 根据价值提炼的改良方案第70-76页
        5.4.1 民族乐器的装饰与工艺改良方案第70-72页
            5.4.1.1 琵琶的装饰与工艺改良方案第70-71页
            5.4.1.2 月琴的装饰与工艺改良方案第71页
            5.4.1.3 阮咸的装饰与工艺改良方案第71-72页
        5.4.2 民族乐器的形制与结构改良方案第72-76页
            5.4.2.1 琵琶的形制与结构改良方案第72-73页
            5.4.2.2 中阮的形制与结构改良方案第73-76页
结论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7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9-80页
致谢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维兴水彩画与《城南旧事》插画研究
下一篇:基于准连续介质方法的导轨精度保持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