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现代碰撞下生存的本真与不安--阿来《空山》论
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绪论 | 第12-17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第一章 裂变时空中的孤独存在 | 第17-29页 |
第一节 少年的希望与绝望 | 第17-20页 |
一、贫弱生存境况下的顽强生命 | 第17-18页 |
二、逐步陷入绝望后的极端选择 | 第18-20页 |
第二节 集体的冷漠与懦弱 | 第20-24页 |
一、欺凌之下的疯傻与高贵 | 第20-23页 |
二、暴行背后的冷漠与无能 | 第23-24页 |
第三节 时代的激情与仇恨 | 第24-29页 |
一、革命积极分子的殷切和迷惘 | 第25-27页 |
二、仇恨和解双方的平静和真实 | 第27-29页 |
第二章 政治经济建设下迷失的家园 | 第29-42页 |
第一节 撕毁的千年契约 | 第29-33页 |
一、大自然纷乱而和谐的原生状态 | 第29-31页 |
二、大屠杀动摇和颠覆的道德底线 | 第31-33页 |
第二节 无力扑灭的大火 | 第33-36页 |
一、意识形态牵制下失语的藏民 | 第33-34页 |
二、诗意渲染下英雄陨落的真实 | 第34-36页 |
第三节 非法砍伐的森林 | 第36-42页 |
一、权钱交易的诱导 | 第36-39页 |
二、精神原乡的召唤 | 第39-42页 |
第三章 文明夹缝中的现实观照 | 第42-57页 |
第一节 语言的美感与虚空 | 第43-47页 |
一、诗性空间熏陶中的生命直觉 | 第43-45页 |
二、知识系统覆盖中的现实脱节 | 第45-47页 |
第二节 循环的现代性悖论 | 第47-52页 |
一、从麻木到疲乏 | 第47-49页 |
二、从执掌到受控 | 第49-50页 |
三、从祛魅到复魅 | 第50-52页 |
第三节 文化的冲突与包容 | 第52-57页 |
一、人性本善指引下的谅解与缝合 | 第52-54页 |
二、命运轮回推动下的积淀与生长 | 第54-57页 |
结语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