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1 绪论 | 第11-22页 |
·景观破碎化的原因及主要研究理论 | 第11页 |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 | 第11-14页 |
·最小存活种群理论 | 第14页 |
·复合种群理论 | 第14-21页 |
·复合种群的斑块面积 | 第16-17页 |
·局部种群之间的隔离度 | 第17-18页 |
·复合种群的异质性 | 第18-19页 |
·野外实验方法以及复合种群数学模型的研究 | 第19-20页 |
·复合种群研究的意义 | 第20-21页 |
·研究目的 | 第21-22页 |
2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 第22-25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2-23页 |
·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3页 |
·数据获取 | 第23-24页 |
·数据处理 | 第24-2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5-33页 |
·岛屿面积、岛屿间距离和植物物种数 | 第25-26页 |
·岛屿之间植物物种的β多样性指数 | 第26-28页 |
·岛屿间距离与岛屿植物物种β多样性的关系 | 第28-30页 |
·岛屿面积与岛屿间植物物种β多样性的关系 | 第30页 |
·岛屿面积对群落构成的影响 | 第30-32页 |
·岛屿面积对白栎和麦冬种子形态学(果形指标)上的影响 | 第32-33页 |
4 讨论 | 第33-36页 |
·距离对岛屿上物种分布的影响 | 第33页 |
·面积对岛屿植物物种β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 第33-34页 |
·面积较小岛屿之间植物物种β多样性的关系 | 第34页 |
·面积对群落构成的影响 | 第34-35页 |
·面积对种群生存状况的影响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4页 |
附录 | 第44-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