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

固废微粉/聚氨酯复合材料制备及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4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的发展及应用第13-17页
        1.2.1 聚氨酯简介第13页
        1.2.2 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的发展与应用第13-16页
        1.2.3 硬质聚氨酯泡沫在家具板材方面的应用第16-17页
    1.3 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的特点及分类第17-18页
        1.3.1 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的特点第17页
        1.3.2 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的分类第17-18页
    1.4 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的制备及工艺第18-22页
        1.4.1 配方组成第18页
        1.4.2 合成原理第18-19页
        1.4.3 常见的制备方法第19-21页
        1.4.4 工艺的控制第21-22页
    1.5 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在家具板材应用中现状与问题第22-23页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第23-24页
        1.6.1 研究目的第23页
        1.6.2 研究内容第23-24页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24-37页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第24-26页
        2.1.1 试验材料第24-25页
        2.1.2 试验仪器第25-26页
    2.2 工艺路线第26页
    2.3 制备方法第26-30页
        2.3.1 硬质聚氨酯仿木块材及板材的制备方法第26-28页
        2.3.2 水泥玻纤毡敷面仿木板材制备方法第28-29页
        2.3.3 磁性仿木板材制备方法第29-30页
    2.4 性能测试与表征第30-37页
        2.4.1 原料的相关性能第30-31页
        2.4.2 表观密度第31-32页
        2.4.3 力学性能第32页
        2.4.4 泡孔结构第32页
        2.4.5 附着力第32-34页
        2.4.6 热重分析第34页
        2.4.7 DSC分析第34页
        2.4.8 线膨胀分析第34-35页
        2.4.9 红外光谱分析第35页
        2.4.10 表面形貌及成分第35-37页
第三章 固废微粉/聚氨酯复合材料配方优化研究第37-64页
    3.1 固废微粉/聚氨酯复合材料基本配方第37-39页
        3.1.1 固废微粉/聚氨酯复合材料选材第37页
        3.1.2 基本配方的确定第37-38页
        3.1.3 配方的优化路线第38-39页
    3.2 NCO/OH当量比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第39-43页
        3.2.1 NCO/OH当量比的测量第39-41页
        3.2.2 NCO/OH当量比的影响第41-43页
    3.3 发泡剂和匀泡剂的影响第43-45页
    3.4 催化剂第45-51页
        3.4.1 催化剂的类型第46页
        3.4.2 辛酸亚锡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催化效果第46-48页
        3.4.3 辛酸亚锡和三乙烯二胺复配对聚氨酯力学性能的影响第48-51页
    3.5 扩链剂第51-52页
    3.6 硅烷偶联剂的影响第52-53页
    3.7 分散剂、流平剂和增稠剂第53-57页
        3.7.1 流平剂第53-54页
        3.7.2 分散剂第54页
        3.7.3 增稠剂第54-57页
    3.8 填料和颜料第57-62页
        3.8.1 污泥粉与粉煤灰的添加方案第57-60页
        3.8.3 玻璃纤维的添加方案第60-61页
        3.8.4 磁性粉料的添加方案第61页
        3.8.5 颜料第61-62页
    3.9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四章 固废微粉/聚氨酯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研究第64-78页
    4.1 本课题探究的影响固废微粉/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工艺参数第64页
    4.2 温度的控制方案第64-69页
        4.2.1 原料温度第64-66页
        4.2.2 环境温度第66-67页
        4.2.3 模具温度第67-68页
        4.2.4 后熟化温度第68-69页
    4.3 投料量的控制方案第69页
    4.4 湿度的控制方案第69-71页
    4.5 材料的养护方案第71-75页
        4.5.1 温度第72-73页
        4.5.2 湿热养护第73页
        4.5.3 复配催化加速熟化第73-75页
    4.6 脱模方案第75-76页
    4.7 本章小结第76-78页
第五章 固废微粉/聚氨酯复合材料的主要性能及应用特性第78-92页
    5.1 固废微粉/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第78-85页
        5.1.1 抗压强度与制品密度及含粉量的关系第78-79页
        5.1.2 三点抗弯强度与制品密度及含粉量的关系第79-80页
        5.1.3 抗拉强度与含粉量的关系第80-81页
        5.1.4 撕裂强度第81-82页
        5.1.5 粘结强度第82-83页
        5.1.6 表面质量与含粉量第83-84页
        5.1.7 聚氨酯泡孔的扫描图第84-85页
    5.2 固废微粉/聚氨酯复合材料热稳定性第85-86页
        5.2.1 DSC曲线分析第85页
        5.2.2 热重曲线分析第85-86页
    5.3 水泥玻纤毡敷面固废微粉/聚氨酯复合板材性能第86-88页
        5.3.1 抗压强度第87-88页
        5.3.2 抗弯强度第88页
    5.4 磁性固废微粉/聚氨酯复合板材性能第88-90页
        5.4.1 抗压强度第89-90页
        5.4.2 抗弯强度第90页
    5.5 固废微粉/聚氨酯/木粉复合板材制备技术第90-91页
    5.6 固废微粉/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回收利用第91页
    5.7 本章小结第91-9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92-94页
参考文献第94-98页
致谢第98-9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成果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Lorenz模型的集合预报与单一预报的比较及其可预报性研究
下一篇:上层海洋对台风响应的多源卫星观测和数值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