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气体传感器的性能参数 | 第10-11页 |
1.1.1 灵敏度S(sensitivity) | 第10-11页 |
1.1.2 响应-恢复时间 | 第11页 |
1.1.3 选择性 | 第11页 |
1.1.4 长期稳定性 | 第11页 |
1.1.5 检测下限 | 第11页 |
1.2 In_2O_3的性质及应用 | 第11页 |
1.3 In_2O_3的制备方法 | 第11-15页 |
1.3.1 水热法 | 第11-12页 |
1.3.2 静电纺丝法 | 第12-13页 |
1.3.3 模板法 | 第13-14页 |
1.3.4 化学气相沉积法 | 第14-15页 |
1.4 In_2O_3气敏材料的分类 | 第15-17页 |
1.4.1 一维In_2O_3纳米结构 | 第15-16页 |
1.4.2 二维In_2O_3纳米结构 | 第16页 |
1.4.3 三维In_2O_3微/纳米结构 | 第16-17页 |
1.5 本文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1.5.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17-18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基于In_2O_3纳米材料的NO_2气体传感器 | 第19-27页 |
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第19-20页 |
2.1.1 试剂与原料 | 第19页 |
2.1.2 实验设备 | 第19-20页 |
2.2 In_2O_3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传感器的构建 | 第20-21页 |
2.2.1 In_2O_3的制备 | 第20页 |
2.2.2 气敏元件的制作及老化 | 第20-21页 |
2.3 In_2O_3纳米材料的表征 | 第21-23页 |
2.3.1 In_2O_3的XRD分析 | 第21-22页 |
2.3.2 In_2O_3的形貌分析 | 第22-23页 |
2.4 气敏性能测试 | 第23-25页 |
2.5 气敏机理 | 第2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基于In_2O_3/CuO复合材料的NO_2气体传感器 | 第27-37页 |
3.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第27-28页 |
3.1.1 试剂与原料 | 第27页 |
3.1.2 实验设备 | 第27-28页 |
3.2 In_2O_3/CuO气敏元件的制备 | 第28-29页 |
3.2.1 In_2O_3/CuO的制备 | 第28-29页 |
3.2.2 气敏元件的制作及老化 | 第29页 |
3.3 In_2O_3/CuO材料的表征 | 第29-32页 |
3.3.1 In_2O_3/CuO复合物的XRD分析 | 第29-30页 |
3.3.2 In_2O_3/CuO复合物的形貌分析 | 第30-32页 |
3.4 In_2O_3/CuO复合物的气敏性能测试 | 第32-36页 |
3.5 In_2O_3/CuO复合物的气敏机理 | 第3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水热法合成In_6WO_(12)及其气敏性能研究 | 第37-48页 |
4.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第37-38页 |
4.1.1 试剂与原料 | 第37页 |
4.1.2 实验设备 | 第37-38页 |
4.2 In_6WO_(12)气敏元件的制备 | 第38-39页 |
4.2.1 In_6WO_(12)化合物的制备 | 第38-39页 |
4.2.2 气敏元件的制作及老化 | 第39页 |
4.3 In_6WO_(12)材料的表征 | 第39-43页 |
4.3.1 In_6WO_(12)的XRD分析 | 第39-41页 |
4.3.2 In_6WO_(12)的形貌分析 | 第41-43页 |
4.3.3 In_6WO_(12)的BET分析 | 第43页 |
4.4 In_6WO_(12)的气敏性能测试 | 第43-46页 |
4.5 In_6WO_(12)的气敏机理 | 第46-4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