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理论论文--电影、电视美学论文

大陆电影的死亡美学观照--以新时期以来的电影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7-16页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第7-8页
    二、研究现状第8-13页
    三、主要研究内容第13-16页
第一章 死亡美学的理论探讨及中国传统死亡观第16-27页
    第一节 死亡的美学意义第16-22页
        一、何谓死亡美学第16-19页
        二、“死亡”的价值第19-20页
        三、电影批评中暴力美学、恐怖美学、死亡美学的比较第20-22页
    第二节 中国传统死亡观第22-27页
        一、儒家死亡观第22-23页
        二、佛家死亡观第23-24页
        三、道家死亡观第24-27页
第二章 新时期大陆电影中的死亡呈现及价值意义第27-49页
    第一节 从创作主体分析死亡影像的价值诉求变化第27-36页
        一、第四代导演——美好生命的悼念者第27-30页
        二、第五代导演——封建文化的弑父者第30-32页
        三、第六代导演——生命真相的纪录者第32-34页
        四、新世纪的多元主体——生死乐章的协奏者第34-36页
    第二节 从死亡类型分析死亡叙事及其意义的不同第36-46页
        一、惩罚性死亡第37-38页
        二、灾难性死亡第38-40页
        三、生存性死亡第40-41页
        四、献身性死亡第41-46页
    第三节 大陆电影在死亡美学上的不足第46-49页
第三章 大陆电影该如何言说死亡和关怀生命第49-60页
    第一节 电影中死亡美学价值的丧失第49-52页
        一、导演主观无目的与影片客观背目的的价值丧失第49-50页
        二、导演主观有目的与影片客观背目的的价值丧失第50-52页
    第二节 电影中死亡美学价值的体现第52-55页
        一、导演主观有目的与影片客观合目的的价值体现第52-53页
        二、导演主观无目的与影片客观合目的的价值体现第53-55页
    第三节 死亡美学对生命的关怀第55-60页
        一、死亡美学之于中国电影第55-57页
        二、死亡——属我性、自主性和终极性第57-60页
结语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致谢第64-65页
附录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琵琶曲《飞花点翠》的音乐分析与演奏探讨
下一篇:娄烨电影的悲剧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