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水平受荷桩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2 桩的水平承载性能理论 | 第17-30页 |
2.1 水平受荷桩的工作性状 | 第17-20页 |
2.1.1 水平受荷桩的荷载-位移曲线分析 | 第17-18页 |
2.1.2 不同类型桩体在水平受荷作用下的破坏形态 | 第18-20页 |
2.2 影响水平受荷桩承载力的因素 | 第20-21页 |
2.3 确定水平受荷桩承载力的理论方法 | 第21-29页 |
2.3.1 极限平衡法 | 第21-22页 |
2.3.2 地基反力系数法 | 第22-28页 |
2.3.3 弹性理论法 | 第28-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3 桩的现场水平载荷试验 | 第30-44页 |
3.1 工程概况 | 第30-33页 |
3.1.1 场地概况 | 第30页 |
3.1.2 地形地貌 | 第30页 |
3.1.3 岩土地层构成与特征 | 第30-32页 |
3.1.4 地下水条件 | 第32页 |
3.1.5 不良地质作用 | 第32-33页 |
3.2 现场试验 | 第33-36页 |
3.2.1 试验目的 | 第33页 |
3.2.2 静载试验方法 | 第33-36页 |
3.3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6-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4 ABAQUS有限元对桩土作用特性的模拟 | 第44-59页 |
4.1 ABAQUS有限元理论 | 第44-47页 |
4.1.1 有限元法的发展 | 第44-46页 |
4.1.2 ABAQUS有限元概述 | 第46-47页 |
4.2 土体的本构模型理论 | 第47-51页 |
4.2.1 弹性模型 | 第47-48页 |
4.2.2 塑性模型 | 第48-51页 |
4.3 ABAQUS对桩土承载特性的模拟 | 第51-57页 |
4.3.1 桩土作用模型 | 第51-52页 |
4.3.2 结果与分析 | 第52-55页 |
4.3.3 桩体参数对桩体位移影响分析 | 第55-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5.1 结论 | 第59页 |
5.2 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作者简介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