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会计论文--会计工作组织与制度论文

会计师事务所转制、审计师知识资本与审计质量研究

摘要第10-15页
abstract第15-21页
1 导论第22-31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22-25页
        1.1.1 研究背景第22-23页
        1.1.2 研究意义第23-25页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5-27页
        1.2.1 研究思路第25-26页
        1.2.2 研究方法第26-27页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第27-29页
        1.3.1 研究内容第27-28页
        1.3.2 结构安排第28-29页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第29-31页
        1.4.1 研究创新第29-30页
        1.4.2 研究不足第30-31页
2 文献综述第31-40页
    2.1 会计师事务所转制与审计质量第31-35页
        2.1.1 理论研究层面第31-33页
        2.1.2 实证研究层面第33-35页
    2.2 审计师知识资本与审计质量第35-37页
        2.2.1 教育水平维度第35-36页
        2.2.2 执业经验维度第36-37页
    2.3 文献评述第37-40页
3 会计师事务所转制、审计师知识资本与审计质量的理论概述第40-64页
    3.1 审计质量的内涵、影响因素与度量指标第40-45页
        3.1.1 审计质量的内涵第40-42页
        3.1.2 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第42-44页
        3.1.3 审计质量的度量指标第44-45页
    3.2 审计师知识资本的内涵、特征与衡量维度第45-50页
        3.2.1 审计师知识资本的内涵与特征第46-49页
        3.2.2 审计师知识资本的衡量维度与度量指标第49-50页
    3.3 会计师事务所转制概念的界定与组织形式比较第50-58页
        3.3.1 会计师事务所转制概念的界定第50-52页
        3.3.2 公司制与合伙制之间权责分配差异的比较分析第52-53页
        3.3.3 合伙制范畴下若干具体组织形式的比较分析第53-58页
    3.4 会计师事务所转制、审计师知识资本与审计质量的理论基础第58-64页
        3.4.1 知识基础观与动态能力理论第58-60页
        3.4.2 知识集成理论第60-61页
        3.4.3 知识治理理论第61-62页
        3.4.4 高阶梯队理论第62-64页
4 会计师事务所转制、审计师知识资本与审计质量的机理分析第64-86页
    4.1 会计师事务所转制与审计质量第64-70页
        4.1.1 基于决策权配置视角第64-66页
        4.1.2 基于利润分享视角第66-67页
        4.1.3 基于法律责任视角第67-68页
        4.1.4 模型分析与命题提出第68-70页
    4.2 审计师知识资本与审计质量第70-76页
        4.2.1 教育水平维度的分析第70-71页
        4.2.2 执业经验维度的分析第71-73页
        4.2.3 模型分析与命题提出第73-76页
    4.3 会计师事务所转制、审计师知识资本与审计质量第76-85页
        4.3.1 审计师知识资本特征与审计质量动态提升路径第77-79页
        4.3.2 激励机制变化下的审计师知识资本与审计质量第79-83页
        4.3.3 模型分析与命题提出第83-85页
    4.4 本章小结第85-86页
5 会计师事务所转制与审计质量的实证检验第86-104页
    5.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第86-89页
    5.2 研究设计第89-92页
        5.2.1 样本选择第89-90页
        5.2.2 变量定义第90-92页
        5.2.3 模型设定第92页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第92-97页
        5.3.1 描述性统计第92-94页
        5.3.2 相关性检验第94-96页
        5.3.3 多元回归分析第96-97页
    5.4 进一步分析与稳健性测试第97-103页
        5.4.1 进一步分析第97-101页
        5.4.2 稳健性测试第101-103页
    5.5 本章小结第103-104页
6 审计师知识资本与审计质量的实证检验第104-120页
    6.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第104-106页
    6.2 研究设计第106-109页
        6.2.1 样本选择第106-107页
        6.2.2 变量定义第107-108页
        6.2.3 模型设定第108-109页
    6.3 实证结果与分析第109-113页
        6.3.1 描述性统计第109-110页
        6.3.2 相关性检验第110-112页
        6.3.3 多元回归分析第112-113页
    6.4 进一步分析与稳健性测试第113-119页
        6.4.1 进一步分析第113-116页
        6.4.2 稳健性测试第116-119页
    6.5 本章小结第119-120页
7 会计师事务所转制、审计师知识资本与审计质量的实证检验第120-138页
    7.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第120-123页
    7.2 研究设计第123-125页
        7.2.1 样本选择第123页
        7.2.2 变量定义第123-124页
        7.2.3 模型设定第124-125页
    7.3 实证结果与分析第125-131页
        7.3.1 描述性统计第125-127页
        7.3.2 相关性检验第127-129页
        7.3.3 多元回归分析第129-131页
    7.4 进一步分析与稳健性测试第131-137页
        7.4.1 进一步分析第131-135页
        7.4.2 稳健性测试第135-137页
    7.5 本章小结第137-138页
8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第138-148页
    8.1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138-142页
        8.1.1 本文研究结论第138-141页
        8.1.2 未来研究方向第141-142页
    8.2 政策建议第142-148页
        8.2.1 加强对知识资本的管理促进审计师能力的发挥第142-143页
        8.2.2 变知识管理为知识治理打造事务所核心竞争力第143-145页
        8.2.3 完善自律监管协同机制巩固事务所转制的成效第145-146页
        8.2.4 构建校所协同育人机制提高审计行业人才素质第146-148页
参考文献第148-156页
后记第156-157页
科研成果第157-158页

论文共1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GRN与ECM1相互作用介导乳腺癌增殖及转移分子机制的研究
下一篇:Vitamin K2诱导人体膀胱癌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