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5-6页 |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页 |
| 1 绪论 | 第14-19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 1.2 安全评价的目的 | 第15-16页 |
| 1.3 安全评价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1.4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 2 安全评价理论分析 | 第19-22页 |
| 2.1 三级等保广播电视台播出安全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 2.2 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 | 第20页 |
| 2.3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20-22页 |
| 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2-44页 |
| 3.1 广播电视播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2-23页 |
| 3.2 各级指标选择的依据 | 第23-44页 |
| 4 安全播出综合评价模型 | 第44-56页 |
| 4.1 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第44-48页 |
| 4.2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评价指标权值计算 | 第48-51页 |
| 4.3 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及数学模型 | 第51-53页 |
| 4.4 模糊综合评价的应用 | 第53-56页 |
| 5 应用实例 | 第56-73页 |
| 5.1 阜新广播电视台简介 | 第56-57页 |
| 5.2 阜新广播电视台播出安全概况 | 第57-60页 |
| 5.3 阜新广播电视台技术系统安全性 | 第60-63页 |
| 5.4 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 第63-67页 |
| 5.5 播出安全管理能力 | 第67-70页 |
| 5.6 阜新广播电视台播出安全模糊综合评价 | 第70-72页 |
| 5.7 阜新广播电视台播出安全情况评价结果分析 | 第72-73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3-74页 |
| 6.1 结论 | 第73页 |
| 6.2 展望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 作者简历 | 第77-79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