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化工机械与仪器、设备论文--化工过程用机械与设备论文--物质分离机械论文

聚酰胺杂化纳滤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膜分离技术概述第10页
    1.2 纳滤膜第10-16页
        1.2.1 纳滤膜技术第10-11页
        1.2.2 纳滤膜的制备方法第11-12页
        1.2.3 膜表面改性第12-14页
        1.2.4 纳滤膜的应用第14-16页
    1.3 膜污染第16-18页
        1.3.1 膜污染的定义与分类第16-17页
        1.3.2 膜污染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手段第17-18页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8-20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设备以及表征方法第20-26页
    2.1 实验原料第20页
    2.2 实验仪器第20-21页
    2.3 基膜的制备第21页
    2.4 表征方法第21-23页
        2.4.1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第21页
        2.4.2 X射线衍射(XRD)第21页
        2.4.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21-22页
        2.4.4 热失重分析(TGA)第22页
        2.4.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22页
        2.4.6 原子力显微镜(AFM)第22-23页
        2.4.7 接触角分析第23页
        2.4.8 Zeta电位分析第23页
    2.5 纳滤膜的性能评价第23-26页
        2.5.1 纳滤膜的分离性能评价第23-24页
        2.5.2 膜抗污染性能评价第24-26页
第三章 高通量、抗污染g-C3N4改性的聚酰胺(PA/CNs)纳滤膜第26-40页
    3.1 引言第26-27页
    3.2 g-C3N4材料的制备与表征第27-28页
        3.2.1 g-C3N4纳米片(CNs)的制备第27页
        3.2.2 g-C3N4的表征第27-28页
    3.3 PA/CNs纳滤膜的制备与表征第28-34页
        3.3.1 PA/CNs纳滤膜的制备第28页
        3.3.2 PA/CNs纳滤膜的表征第28-34页
    3.4 不同制备条件对PA/CNs纳滤膜性能的影响第34-37页
        3.4.1 g-C3N4加入量的影响第34-35页
        3.4.2 PIP水溶液浸没时间的影响第35-36页
        3.4.3 界面聚合时间的影响第36-37页
    3.5 膜抗污染性能第37-38页
    3.6 小结第38-40页
第四章 高通量、抗污染两性钛纳米管改性的聚酰胺(PA/Z-TNT)纳滤膜第40-54页
    4.1 引言第40-41页
    4.2 Z-TNT的制备与表征第41-43页
        4.2.1 Z-TNT的制备第41-42页
        4.2.2 Z-TNT的表征第42-43页
    4.3 PA/Z-TNT纳滤膜的制备与表征第43-48页
        4.3.1 PA/Z-TNT纳滤膜的制备第43-44页
        4.3.2 PA/Z-TNT纳滤膜的表征第44-48页
    4.4 不同制备条件对PA/Z-TNT纳滤膜性能的影响第48-50页
        4.4.1 Z-TNT加入量的影响第48-49页
        4.4.2 界面聚合时间的影响第49-50页
    4.5 膜抗污染性能第50-52页
    4.6 小结第52-54页
第五章 高通量聚β环糊精改性的聚酰胺(PA/P-CDPs)纳滤膜第54-62页
    5.1 引言第54-55页
    5.2 P-CDPs的制备与表征第55-56页
        5.2.1 P-CDPs的制备第55页
        5.2.2 P-CDPs的表征第55-56页
    5.3 PA/P-CDPs纳滤膜的制备与表征第56-59页
        5.3.1 PA/P-CDPs膜的制备第56页
        5.3.2 PA/P-CDPs膜的表征第56-59页
    5.4 P-CDPs加入量对膜性能的影响第59-61页
    5.5 小结第61-6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2-64页
    6.1 结论第62页
    6.2 展望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70页
发表论文和专利情况说明第70-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光聚合法制备光致失粘胶
下一篇:吡啶甲酸类氮氧配体在催化醇氧化及醇氧化氨化制腈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