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改革目标与选择--基于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际比较分析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4-22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4-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5-20页 |
1.2.1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研究 | 第16-18页 |
1.2.2 通货膨胀目标制研究 | 第18-20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0页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0-21页 |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21-22页 |
第2章 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实施效果分析 | 第22-36页 |
2.1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理论 | 第22页 |
2.2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发展 | 第22-30页 |
2.2.1 背景与操作过程 | 第22-24页 |
2.2.2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实施效果 | 第24-25页 |
2.2.3 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适用性分析 | 第25-30页 |
2.3 我国货币中介目标有效性分析 | 第30-34页 |
2.3.1 理论与模型设定 | 第31页 |
2.3.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第31页 |
2.3.3 实证分析 | 第31-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3章 通货膨胀目标制理论与案例分析 | 第36-48页 |
3.1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理论基础 | 第36-37页 |
3.1.1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理论依据 | 第36-37页 |
3.1.2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框架 | 第37页 |
3.2 新西兰通货膨胀目标制实施案例 | 第37-41页 |
3.2.1 实施背景 | 第37-38页 |
3.2.2 操作框架 | 第38-39页 |
3.2.3 实施效果 | 第39-41页 |
3.3 加拿大通货膨胀目标制实施案例 | 第41-44页 |
3.3.1 实施背景 | 第41页 |
3.3.2 操作框架 | 第41-42页 |
3.3.3 实施效果 | 第42-44页 |
3.4 以色列通货膨胀目标制实施案例 | 第44-47页 |
3.4.1 实施背景 | 第44页 |
3.4.2 操作框架 | 第44-45页 |
3.4.3 实施效果 | 第45-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通货膨胀目标制国际比较 | 第48-62页 |
4.1 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实施框架比较分析 | 第48-50页 |
4.2 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实践结果国际比较分析 | 第50-52页 |
4.3 通货膨胀目标制货币政策绩效国际比较分析 | 第52-61页 |
4.3.1 模型与理论 | 第52-53页 |
4.3.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第53-54页 |
4.3.3 实证分析 | 第54-6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5章 中国货币政策改革方向启示 | 第62-68页 |
5.1 我国经济现状概述 | 第62-63页 |
5.2 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我国适用性讨论 | 第63-65页 |
5.3 我国货币政策改革方向讨论 | 第65-68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 | 第68-70页 |
附录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