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知识产权论文--商标法论文

论商标拒绝注册制度的体系化解释与改造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3页
    1.1 选题来源第9页
    1.2 文献综述第9-11页
    1.3 研究的方法及目的第11页
    1.4 研究内容第11-13页
第2章 商标拒绝注册制度的界定与目的第13-18页
    2.1 商标拒绝注册的界定第13-15页
        2.1.1 商标拒绝注册的由来第13-14页
        2.1.2 商标拒绝注册的含义第14-15页
    2.2 商标拒绝注册制度的目的第15-18页
        2.2.1 保护公共利益第15-16页
        2.2.2 保护他人在先权益第16页
        2.2.3 维护公平竞争第16-18页
第3章 商标拒绝注册制度的分类及其正当性第18-28页
    3.1 商标拒绝注册的类型化标准第18-21页
        3.1.1 当前主流分类的标准及其缺陷第18-19页
        3.1.2 类型化的正当性标准第19-21页
    3.2 基于不同正当性的具体类型第21-28页
        3.2.1 基于社会公益的商标拒绝注册制度第21-22页
        3.2.2 显著性缺乏的商标拒绝注册制度第22-24页
        3.2.3 与在先权益相冲突的商标拒绝注册制度第24-26页
        3.2.4 特定主体的商标拒绝注册制度第26-28页
第4章 商标拒绝注册制度的检讨第28-36页
    4.1 商标拒绝注册制度体系的合理之处第28-29页
        4.1.1 基于社会公共利益的商标拒绝注册制度第28-29页
        4.1.2 特定主体的商标拒绝注册制度第29页
    4.2 商标拒绝注册制度体系的不合理之处第29-32页
        4.2.1 缺乏显著性的商标拒绝注册制度的不合理之处第29-31页
        4.2.2 功能性商标限于立体商标无法完全实现缺乏显著性拒绝注册的正当性第31-32页
    4.3 与在先权益相冲突的商标拒绝注册制度的不合理之处第32-36页
        4.3.1 与在先商标冲突拒绝注册制度中缺乏混淆可能性的限定条件第32-34页
        4.3.2 第三十二条中“不正当手段”存在的不合理性第34-36页
第5章 商标拒绝注册制度的改造第36-41页
    5.1 缺乏显著性拒绝注册制度的改造第36-38页
        5.1.1 通用名称不可以通过使用获得显著性第36-37页
        5.1.2 功能性标志扩展到所有标志第37-38页
    5.2 与在先权益相冲突拒绝注册制度的改造第38-41页
        5.2.1 与在先商标权相冲突拒绝注册制度的改第38-39页
        5.2.2 与在先权益相冲突拒绝注册制度的改造第39-41页
结语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致谢第45-46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专利无效宣告程序中使用公开的证明问题研究
下一篇:组件销售致组合物专利权用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