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26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6-17页 |
1.2 超级电容器简述 | 第17-22页 |
1.2.1 超级电容器的结构 | 第17-18页 |
1.2.2 超级电容器的特性 | 第18-20页 |
1.2.3 超级电容器的分类及储能机理 | 第20-22页 |
1.3 氮掺杂碳材料 | 第22-23页 |
1.3.1 碳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 第22页 |
1.3.2 氮掺杂碳材料的制备与优势 | 第22-23页 |
1.4 过渡金属硫化物 | 第23-25页 |
1.4.1 硫化铜 | 第23-24页 |
1.4.2 硫化钴 | 第24页 |
1.4.3 硫化铜钴 | 第24页 |
1.4.4 硫化镉 | 第24-25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仪器及表征 | 第26-32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26-27页 |
2.1.1 实验药品 | 第26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6-27页 |
2.2 电极材料表征技术 | 第27-29页 |
2.2.1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27页 |
2.2.2 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 | 第27-28页 |
2.2.3 X射线粉末衍射仪 | 第28页 |
2.2.4 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谱仪 | 第28页 |
2.2.5 热重分析仪 | 第28页 |
2.2.6 光电子能谱仪 | 第28页 |
2.2.7 傅里叶转变红外光谱仪 | 第28-29页 |
2.3 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29-32页 |
2.3.1 循环伏安测试 | 第29页 |
2.3.2 恒电流充放电测试 | 第29-30页 |
2.3.3 交流阻抗测试 | 第30页 |
2.3.4 超级电容器的组装与测试 | 第30-32页 |
第3章 氮掺杂石墨层的制备及其影响因素 | 第32-44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实验 | 第32-35页 |
3.2.1 药品 | 第32-33页 |
3.2.2 聚丙烯腈碳化过程的机理探讨 | 第33-35页 |
3.2.3 实验步骤 | 第35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5-42页 |
3.3.1 石墨层的SEM表征 | 第35-37页 |
3.3.2 碳化时间对石墨层形貌的影响 | 第37-38页 |
3.3.3 碳化时间对石墨层结构的影响 | 第38-39页 |
3.3.4 聚丙烯腈与石墨层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39-40页 |
3.3.5 聚丙烯腈与石墨层的热重分析 | 第40-41页 |
3.3.6 石墨层中氮元素的含量及其结合形式 | 第41-42页 |
3.3.7 电化学测试 | 第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4章 CuCo_2S_4在氮掺杂石墨层上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第44-70页 |
4.1 引言 | 第44-45页 |
4.2 实验 | 第45-46页 |
4.2.1 药品 | 第45页 |
4.2.2 实验方案 | 第45-46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46-69页 |
4.3.1 CuCo_2S_4电极的形貌分析 | 第46-48页 |
4.3.2 CuCo_2S_4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48-53页 |
4.3.3 氮掺杂石墨层对CuCo_2S_4形貌的影响 | 第53-55页 |
4.3.4 氮掺杂石墨层对CuCo_2S_4物相的影响 | 第55-60页 |
4.3.5 氮掺杂石墨层对CuCo_2S_4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60-65页 |
4.3.6 超级电容器的组装 | 第65-6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5章 CdS在氮掺杂石墨层上的制备与稳定化处理 | 第70-90页 |
5.1 引言 | 第70页 |
5.2 实验 | 第70-73页 |
5.2.1 药品 | 第70-71页 |
5.2.2 CdS的制备方案 | 第71页 |
5.2.3 实验方案 | 第71-73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73-89页 |
5.3.1 CdS电极的形貌分析 | 第73-74页 |
5.3.2 CdS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74-78页 |
5.3.3 CdS电极的稳定化处理 | 第78-86页 |
5.3.4 超级电容器的组装 | 第86-8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结论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10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 第100-102页 |
致谢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