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2页 |
1.2 人脸识别系统概述 | 第12-13页 |
1.3 人脸识别的研究历程 | 第13-15页 |
1.4 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15-16页 |
第2章 LBP与LDP算法的研究 | 第16-28页 |
2.1 LBP算子 | 第16-22页 |
2.1.1 基本LBP算子 | 第16-17页 |
2.1.2 多尺度LBP | 第17-18页 |
2.1.3 灰度不变LBP | 第18-19页 |
2.1.4 旋转不变LBP | 第19-21页 |
2.1.5 CSLBP算子 | 第21-22页 |
2.2 LDP算法 | 第22-26页 |
2.2.1 基本LDP算子 | 第23-24页 |
2.2.2 基于分块的LDP算子 | 第24-25页 |
2.2.3 CSLDP算子 | 第25-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3章 基于改进梯度局部二值模式的人脸识别 | 第28-39页 |
3.1 对LBP和Sobel梯度算子的分析 | 第28-30页 |
3.2 改进梯度局部二值模式 | 第30-31页 |
3.3 算法描述 | 第31-32页 |
3.3.1 人脸图像IGLBP特征提取 | 第32页 |
3.3.2 人脸匹配 | 第32页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2-38页 |
3.4.1 评价方法和实验环境 | 第32-33页 |
3.4.2 人脸库的选取 | 第33-34页 |
3.4.3 IGLBP算法与其他典型算法识别率对比 | 第34-35页 |
3.4.4 噪声鲁棒性实验 | 第35-37页 |
3.4.5 算法复杂度分析 | 第37-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基于非对称局部方向模式的人脸识别 | 第39-48页 |
4.1 非对称邻域局部方向模式 | 第39-43页 |
4.2 ARLDP人脸识别算法流程 | 第43页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3-47页 |
4.3.1 在CAS-PEAL人脸库的实验 | 第43-45页 |
4.3.2 在AR人脸库的实验 | 第45-4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8-50页 |
5.1 总结 | 第48页 |
5.2 展望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附录A 个人简历 | 第55-56页 |
附录B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
附录C 论文中的用图 | 第57-59页 |
附录D 论文中的用表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