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22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6-1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1.2.1 焊接残余应力产生机理 | 第17-18页 |
1.2.2 焊接残余应力模拟现状 | 第18-20页 |
1.2.3 焊接顺序对残余应力的影响研究 | 第20-21页 |
1.3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2章 焊接残余应力相关理论及疲劳强度计算方法 | 第22-36页 |
2.1 焊接有限元分析概述 | 第22-24页 |
2.1.1 焊接有限元分析方法 | 第22-23页 |
2.1.2 焊接有限元分析的特点 | 第23页 |
2.1.3 焊接过程有限元分析模型的简化 | 第23-24页 |
2.2 焊接温度场数值模拟相关理论 | 第24-30页 |
2.2.1 焊接热源 | 第24-26页 |
2.2.2 焊接传热的基本定律 | 第26-27页 |
2.2.3 焊接温度场的微分方程及边界条件 | 第27-28页 |
2.2.4 焊接温度场的有限元求解 | 第28-30页 |
2.3 焊接应力场数值模拟相关理论 | 第30-33页 |
2.3.1 应力应变场分析简化假定 | 第30页 |
2.3.2 应力应变场计算准则 | 第30-31页 |
2.3.3 应力应变关系 | 第31-32页 |
2.3.4 应力场求解有限元方程 | 第32-33页 |
2.3.5 应力应变场求解步骤 | 第33页 |
2.4 疲劳强度计算方法 | 第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6页 |
第3章 平板对接焊残余应力数值模拟研究 | 第36-46页 |
3.1 焊接残余应力场的数值模拟分析方法 | 第36-37页 |
3.2 研究对象及材料参数 | 第37-38页 |
3.2.1 研究对象 | 第37页 |
3.2.2 材料参数 | 第37-38页 |
3.3 模型的建立及焊接工艺参数 | 第38页 |
3.4 分段焊焊接顺序对焊后残余应力的影响 | 第38-41页 |
3.4.1 分段焊焊接顺序 | 第38-39页 |
3.4.2 应力计算结果分析 | 第39-41页 |
3.5 板材尺寸对焊后残余应力的影响 | 第41-43页 |
3.5.1 板材尺寸 | 第41-42页 |
3.5.2 应力计算结果分析 | 第42-43页 |
3.6 不同约束方式对焊后残余应力的影响 | 第43-44页 |
3.6.1 约束方式的布置 | 第43页 |
3.6.2 应力计算结果分析 | 第43-44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4章 不同坡口形式T型结构焊接温度场与应力场模拟研究 | 第46-66页 |
4.1 研究对象及材料参数 | 第46-47页 |
4.1.1 研究对象 | 第46页 |
4.1.2 材料参数 | 第46-47页 |
4.2 模型的建立及焊接工艺参数 | 第47-48页 |
4.3 焊接过程温度场模拟分析 | 第48-55页 |
4.3.1 角焊缝温度场数值模拟分析 | 第48-52页 |
4.3.2 坡口角焊缝温度场数值模拟分析 | 第52-53页 |
4.3.3 全焊透温度场数值模拟分析 | 第53-55页 |
4.4 焊接过程应力场模拟分析 | 第55-64页 |
4.4.1 角焊缝应力场数值模拟分析 | 第55-59页 |
4.4.2 坡口角焊缝应力场数值模拟分析 | 第59-61页 |
4.4.3 全焊透应力场数值模拟分析 | 第61-63页 |
4.4.4 应力场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第63-6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5章 加肘板T型结构焊接方向对残余应力的影响 | 第66-76页 |
5.1 研究对象及材料参数 | 第66-67页 |
5.1.1 研究对象 | 第66-67页 |
5.1.2 材料参数 | 第67页 |
5.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67-68页 |
5.3 模型焊接方案及焊接工艺参数 | 第68-70页 |
5.3.1 焊接方案 | 第68-69页 |
5.3.2 焊接工艺参数 | 第69-70页 |
5.4 计算结果分析 | 第70-7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3-76页 |
第6章 不同坡口形式T型结构疲劳强度分析 | 第76-86页 |
6.1 研究对象 | 第76-77页 |
6.2 工况一疲劳强度分析 | 第77-81页 |
6.2.1 边界条件及载荷设置 | 第77页 |
6.2.2 计算结果分析 | 第77-80页 |
6.2.3 工况一小结 | 第80-81页 |
6.3 工况二疲劳强度分析 | 第81-84页 |
6.3.1 边界条件及载荷设置 | 第81页 |
6.3.2 计算结果分析 | 第81-84页 |
6.3.3 工况二小结 | 第84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86-88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相关结论 | 第86页 |
研究工作展望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