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程序设计论文

基于密度峰值的聚类算法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符号对照表第10-11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11-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0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7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7-20页
第二章 聚类及相关算法简介第20-26页
    2.1 聚类算法分类第20-22页
        2.1.1 划分聚类算法第20页
        2.1.2 层次聚类算法第20-21页
        2.1.3 密度聚类算法第21页
        2.1.4 网格聚类算法第21-22页
        2.1.5 模型聚类算法第22页
    2.2 DPC算法[6]第22-24页
    2.3 KNN算法第24页
    2.4 本章小结第24-26页
第三章 结合K近邻的改进密度峰值聚类算法第26-38页
    3.1 IDPC算法思想与步骤第26-29页
        3.1.1 IDPC算法思想第26-28页
        3.1.2 IDPC算法步骤第28-29页
    3.2 算法时间复杂度第29页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29-37页
        3.3.1 算法参数分析第30-32页
        3.3.2 合成数据集实验第32-34页
        3.3.3 真实数据集实验第34-36页
        3.3.4 算法效率对比第36-37页
    3.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基于K近邻和多类合并的密度峰值聚类算法第38-48页
    4.1 KM-DPC算法思想与步骤第38-41页
        4.1.1 KM-DPC算法思想第38-40页
        4.1.2 KM-DPC算法步骤第40-41页
    4.2 时间复杂度分析第41页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1-47页
        4.3.1 合成数据集实验第42-44页
        4.3.2 真实数据集实验第44-46页
        4.3.3 算法效率对比第46-47页
    4.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基于密度峰值的眼动数据辨识算法第48-60页
    5.1 引言第48页
    5.2 眼动数据第48-50页
        5.2.1 眼动数据采集第48-49页
        5.2.2 眼动数据特征第49-50页
    5.3 Eye DP算法思想第50-53页
        5.3.1 数据预处理第50-51页
        5.3.2 辨识眼跳数据第51页
        5.3.3 辨识注视和平滑尾随数据第51-53页
        5.3.4 容错处理第53页
    5.4 数值实验第53-57页
        5.4.1 算法评价指标第53-54页
        5.4.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4-57页
    5.5 本章小结第57-60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致谢第66-68页
作者简介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双因子配准与脊线邻域矫正的小面积指纹拼接算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混合协同过滤方法的在线教育推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