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2-21页 |
1.1 现代医学对于股骨头坏死的认识 | 第12-17页 |
1.1.1 股骨头坏死的流行病学 | 第12页 |
1.1.2 股骨头坏死的治疗现状 | 第12-16页 |
1.1.3 股骨头坏死分期分型方法 | 第16-17页 |
1.2 中医学对于股骨头坏死的认识 | 第17-18页 |
1.2.1 中医病名 | 第17页 |
1.2.2 病因病机与辨证施治 | 第17-18页 |
1.3 围塌陷期理论在股骨头坏死保髋治疗中的应用 | 第18-20页 |
1.3.1 股骨头坏死围塌陷期理论 | 第18-19页 |
1.3.2 骨髓水肿与股骨头坏死的关系 | 第19-20页 |
1.4 小结 | 第20-21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1-41页 |
2.1 临床资料 | 第21-26页 |
2.1.1 一般资料 | 第21页 |
2.1.2 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 | 第21-22页 |
2.1.3 中医证候诊断 | 第22页 |
2.1.4 定性与分级标准 | 第22-24页 |
2.1.5 治疗方法 | 第24-25页 |
2.1.6 随访方法及观察指标 | 第25页 |
2.1.7 统计方法 | 第25-26页 |
2.2 结果 | 第26-34页 |
2.2.1 一般结果 | 第26页 |
2.2.2 未塌陷组 | 第26-30页 |
2.2.3 已塌陷组 | 第30-34页 |
2.3 讨论 | 第34-40页 |
2.3.1 髋部疼痛症状、骨髓水肿等级与股骨头塌陷的相互关系 | 第34-35页 |
2.3.2 坏死位置、坏死范围与股骨头塌陷的相互关系 | 第35-36页 |
2.3.3 中医学“治未病”理论与“围塌陷期”理论指导下股骨头坏死中医药综合治疗临床分析 | 第36-40页 |
2.4 小结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9页 |
附录 | 第49-58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附件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