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其他金融组织论文

SXZX担保公司业务风险管理体系的优化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13页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第8-9页
        1.1.1 选题背景第8页
        1.1.2 选题意义第8-9页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9-10页
        1.2.1 研究内容第9页
        1.2.2 研究方法第9-10页
    1.3 研究框架第10-11页
    1.4 研究的创新点第11-13页
第2章 风险管理的理论概述第13-20页
    2.1 风险的基本概念第13-14页
        2.1.1 风险的内涵第13页
        2.1.2 风险的属性第13-14页
    2.2 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第14-17页
        2.2.1 风险识别第14页
        2.2.2 风险评估第14-16页
        2.2.3 风险应对与监控第16-17页
    2.3 风险管理的重要管理理论第17-20页
        2.3.1 COSO全面风险管理理论第17-18页
        2.3.2 新巴塞尔协议风险管理理论第18页
        2.3.3 ISO31000:2009风险管理理论第18-20页
第3章 SXZX担保公司的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第20-34页
    3.1 公司概况第20-21页
        3.1.1 公司简介第20页
        3.1.2 组织架构第20-21页
        3.1.3 业务范围第21页
    3.2 SXZX担保公司面临的风险分析第21-25页
        3.2.1 内部管控风险第21-22页
        3.2.2 政策风险第22-23页
        3.2.3 行业风险第23-24页
        3.2.4 市场风险第24-25页
    3.3 SXZX担保公司业务风险管理现状第25-29页
        3.3.1 担保代偿率第25-26页
        3.3.2 担保损失率第26页
        3.3.3 代偿回收率第26页
        3.3.4 担保放大倍数第26-29页
    3.4 SXZX担保公司业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第29-32页
        3.4.1 担保前的业务风险管理问题第29-31页
        3.4.2 担保中的业务风险管理问题第31页
        3.4.3 担保后的业务风险管理问题第31页
        3.4.4 缺乏必要的员工素质控制第31-32页
    3.5 SXZX担保公司业务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2-34页
        3.5.1 担保前问题产生的原因第32页
        3.5.2 担保中问题产生的原因第32-33页
        3.5.3 担保后问题产生的原因第33页
        3.5.4 员工素质问题产生的原因第33-34页
第4章 SXZX担保公司业务风险管理体系的优化设计第34-41页
    4.1 担保前风险管理的优化第34-35页
        4.1.1 建立企业信用评级系统第34-35页
        4.1.2 扩大外部信息征集第35页
    4.2 担保中风险管理的优化第35-37页
        4.2.1 完善项目选择控制第36-37页
        4.2.2 落实项目实施过程第37页
        4.2.3 建立项目总结报告制度第37页
    4.3 担保后风险管理的优化第37-39页
        4.3.1 建全保后管理机制第37-38页
        4.3.2 实时进行风险监测第38页
        4.3.3 及时处理代偿与解除担保责任第38-39页
    4.4 建立有效的员工行为风险监控机制第39-41页
        4.4.1 建立内控检查制度第40页
        4.4.2 建立内控评价制度第40-41页
第5章 SXZX担保公司业务风险管理新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第41-47页
    5.1 担保业务流程改进第41-45页
        5.1.1 担保前审查的规范化第41-43页
        5.1.2 担保中审查的规范化第43页
        5.1.3 担保后跟踪检查的规范化第43-45页
    5.2 担保业务信息化建设第45页
        5.2.1 引进办公自动化系统第45页
        5.2.2 加强信息化管理第45页
    5.3 大数据应用建设第45-47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47-49页
    6.1 结论第47页
    6.2 展望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工商银行S分行初级管理人员选聘机制研究
下一篇:ZX银行西安分行绿色金融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