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课题解析 | 第12-13页 |
1.1.1 需求分析 | 第12页 |
1.1.2 汽车共享 | 第12页 |
1.1.3 车载音乐系统 | 第12-13页 |
1.2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1 政治 | 第13页 |
1.2.2 科技 | 第13-14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3.1 需求分析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3.2 车载音乐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3.3 人工智能音乐研究现状 | 第19页 |
1.4 目的及意义 | 第19-20页 |
1.5 创新点 | 第20页 |
1.6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20-22页 |
1.6.1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6.2 研究思路框架 | 第21-22页 |
第2章 汽车共享与车载音乐系统 | 第22-37页 |
2.1 汽车共享发展现状 | 第22-23页 |
2.2 汽车共享发展趋势 | 第23-30页 |
2.2.1 汽车共享按需使用 | 第23-26页 |
2.2.2 汽车共享与自动驾驶结合 | 第26-30页 |
2.3 车载音乐系统设计现状 | 第30-36页 |
2.3.1 车载音乐服务 | 第30-32页 |
2.3.2 投屏映射的共享汽车车载音乐系统 | 第32-33页 |
2.3.3 多通道交互的私家车车载音乐系统 | 第33-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基于PBRCM模型的音乐需求获取与分析 | 第37-68页 |
3.1 研究框架 | 第37-38页 |
3.2 市场调研 | 第38-49页 |
3.2.1 车载音乐用户偏好分析 | 第38-42页 |
3.2.2 智能车载音乐系统分析 | 第42-45页 |
3.2.3 音乐App竞品分析 | 第45-49页 |
3.3 车载音乐系统用户调研 | 第49-52页 |
3.3.1 用户筛选 | 第49页 |
3.3.2 调研结果 | 第49-52页 |
3.4 汽车共享场景细分 | 第52-54页 |
3.4.1 汽车共享场景 | 第52页 |
3.4.2 车载音乐使用场景 | 第52-53页 |
3.4.3 汽车共享车载音乐使用场景 | 第53-54页 |
3.5 汽车共享车载音乐用户角色 | 第54-60页 |
3.5.1 创建精准用户角色的步骤与要求 | 第55-56页 |
3.5.2 创建汽车共享车载音乐用户角色 | 第56-60页 |
3.6 车载音乐用户需求 | 第60-67页 |
3.6.1 车载音乐用户需求库 | 第60-62页 |
3.6.2 用户对车载音乐系统设计的情感与功能需求 | 第62-63页 |
3.6.3 典型用户需求筛选聚类 | 第63-64页 |
3.6.4 两两比较法计算需求权重 | 第64-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4章 音乐与情感设计 | 第68-79页 |
4.1 音乐与情感 | 第68-70页 |
4.1.1 音乐情感模型 | 第68页 |
4.1.2 音乐智能推荐设计 | 第68页 |
4.1.3 音乐与情感设计 | 第68-70页 |
4.2 汽车情感化设计 | 第70-74页 |
4.2.1 情感化设计基本内涵 | 第70页 |
4.2.2 情感化设计现状 | 第70-71页 |
4.2.3 汽车情感化设计 | 第71-74页 |
4.2.4 情感化设计基本工具与方法 | 第74页 |
4.3 人脸情绪识别 | 第74-78页 |
4.3.1 人脸情绪识别API调用 | 第76-77页 |
4.3.2 人脸识别技术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 | 第77-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5章 共享汽车人脸情绪识别音乐系统设计 | 第79-91页 |
5.1 人脸情绪识别结果与音乐情感进行匹配 | 第79-81页 |
5.2 共享汽车人脸情绪识别音乐系统设计 | 第81-90页 |
5.2.1 信息架构 | 第83-84页 |
5.2.2 交互设计 | 第84页 |
5.2.3 页面说明与视觉设计 | 第84-90页 |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第6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91-92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91页 |
6.2 研究中的不足与展望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4页 |
附录 | 第94-104页 |
附录 A:音乐App功能分析 | 第94-98页 |
附录 B:用户需求指标权重公式 | 第98-99页 |
附录 C:调用Face++旷视API | 第99-102页 |
附录 D:车载音乐用户访谈提纲 | 第102-103页 |
附录 E: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项目与实践 | 第103-104页 |
致谢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