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3 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8-29页 |
2.1 相关理论 | 第18-19页 |
2.1.1 产权理论 | 第18页 |
2.1.2 公共预算管理理论 | 第18-19页 |
2.2 高校国有资产相关概念 | 第19-22页 |
2.2.1 国有资产 | 第19-20页 |
2.2.2 国有资产管理 | 第20-21页 |
2.2.3 高校国有资产 | 第21页 |
2.2.4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 | 第21-22页 |
2.3 我国高校国有资产分类 | 第22-23页 |
2.3.1 按照存在形态分类 | 第22页 |
2.3.2 按照运营方式分类 | 第22页 |
2.3.3 按照价值补偿方式分类 | 第22-23页 |
2.4 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概述 | 第23-29页 |
2.4.1 统一管理模式下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 | 第23-26页 |
2.4.2 分散管理模式下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 | 第26-28页 |
2.4.3 两种模式的优缺点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统一模式下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实证分析 | 第29-39页 |
3.1 某省属H学院概述 | 第29-31页 |
3.2 某省属H学院国有资产管理现状 | 第31-33页 |
3.2.1 某省属H学院国有资产管理流程 | 第31-32页 |
3.2.2 某省属H学院国有资产管理岗位设置 | 第32-33页 |
3.3 某省属H学院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33-39页 |
3.3.1 某省属H学院国有资产管理制度陈旧 | 第33页 |
3.3.2 某省属H学院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职责划分不清 | 第33-34页 |
3.3.3 某省属H学院国有资产管理环节有待完善 | 第34-37页 |
3.3.4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人员专业化程度不足 | 第37-38页 |
3.3.5 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不足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国外高校资产管理经验借鉴 | 第39-44页 |
4.1 国外公共资产管理模式 | 第39-41页 |
4.2 国外高校资产管理特点 | 第41-42页 |
4.3 国外公共资产、高校资产管理经验借鉴 | 第42-44页 |
4.3.1 国外公共资产管理经验借鉴 | 第42页 |
4.3.2 国外高校资产管理经验借鉴 | 第42-44页 |
第五章 某省属H学院统一模式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 第44-56页 |
5.1 健全管理制度 | 第44-45页 |
5.2 明确管理职责 | 第45-47页 |
5.3 优化国有资产管理各环节 | 第47-52页 |
5.3.1 加强国有资产审批申购与预算管理相结合 | 第48-49页 |
5.3.2 规范国有资产采购环节 | 第49页 |
5.3.3 加强国有资产分配使用管理 | 第49-51页 |
5.3.4 加强国有资产处置管理 | 第51-52页 |
5.4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队伍建设 | 第52-53页 |
5.5 提高国有资产管理创新能力 | 第53-56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启示 | 第56-62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6页 |
6.2 启示 | 第56-62页 |
6.2.1 优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 第56-57页 |
6.2.2 进一步推进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方式 | 第57-58页 |
6.2.3 进一步完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各环节 | 第58-59页 |
6.2.4 进一步提高高校国有资产人员专业素质 | 第59-60页 |
6.2.5 进一步完善高校国有资产信息建设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