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图理论的研究概况 | 第10-12页 |
1.2.2 确定条件下的网络优化问题的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1.2.3 不确定条件下的网络优化问题的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 第16-17页 |
1.4.1 研究成果 | 第16页 |
1.4.2 创新点和特色 | 第16-17页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7-18页 |
第2章 预备知识 | 第18-26页 |
2.1 图 | 第18-20页 |
2.1.1 基本概念 | 第18-19页 |
2.1.2 图的矩阵表示 | 第19页 |
2.1.3 图的连通性 | 第19-20页 |
2.2 网络优化 | 第20-23页 |
2.2.1 基本概念 | 第20-21页 |
2.2.2 基本模型与算法 | 第21-23页 |
2.3 不确定理论与规划 | 第23-26页 |
2.3.1 基本内涵 | 第23页 |
2.3.2 不确定理论 | 第23-24页 |
2.3.3 不确定规划 | 第24-26页 |
第3章 不确定图及其性质 | 第26-39页 |
3.1 引言 | 第26页 |
3.2 不确定图的相关概念 | 第26-29页 |
3.2.1 边结构不确定图 | 第26-27页 |
3.2.2 点结构不确定图 | 第27-28页 |
3.2.3 不确定图的定义 | 第28-29页 |
3.3 不确定图的矩阵表示 | 第29-32页 |
3.3.1 不确定图的测度矩阵 | 第29页 |
3.3.2 特殊图的测度矩阵特点 | 第29-32页 |
3.4 不确定图的基本性质 | 第32-37页 |
3.4.1 不确定图的阶数与边数 | 第32-35页 |
3.4.2 不确定图的连通度 | 第35-36页 |
3.4.3 数值实例 | 第36-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4章 不确定图的网络优化 | 第39-56页 |
4.1 引言 | 第39页 |
4.2 基于不确定图的网络优化问题 | 第39-40页 |
4.2.1 网络 | 第39页 |
4.2.2 不确定图的网络及优化问题 | 第39-40页 |
4.3 基于期望值规划的不确定图的网络优化模型 | 第40-45页 |
4.3.1 建模原理 | 第40-41页 |
4.3.2 不确定图中的期望值最短路优化模型 | 第41-43页 |
4.3.3 不确定图中的期望值物流选址优化模型 | 第43-45页 |
4.4 基于相关机会规划的不确定图的网络优化模型 | 第45-48页 |
4.4.1 建模原理 | 第45页 |
4.4.2 不确定图中的最大可能性最短路优化模型 | 第45-46页 |
4.4.3 不确定图中的最大可能性物流选址优化模型 | 第46-48页 |
4.5 基于机会约束规划的不确定图的网络优化模型 | 第48-50页 |
4.5.1 建模原理 | 第48页 |
4.5.2 不确定图中的A-最短路优化模型 | 第48-49页 |
4.5.3 不确定图中的A-物流选址优化模型 | 第49-50页 |
4.6 不确定图的网络优化模型的比较分析 | 第50-51页 |
4.7 基于模拟算法对不确定图的网络优化模型求解 | 第51-55页 |
4.7.1 算法思想 | 第51页 |
4.7.2 基于模拟算法转化不确定图的最短路及物流选址模型 | 第51-55页 |
4.7.3 转化后的确定型最短路及物流选址模型的求解算法 | 第55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基于不确定图的地下物流系统网络优化 | 第56-64页 |
5.1 引言 | 第56页 |
5.2 地下物流系统规划问题抽象为不确定图的网络优化问题 | 第56-59页 |
5.3 基于物流节点不确定的顶点及边的不确定测度计算 | 第59页 |
5.3.1 物流节点选址时顶点的不确定测度计算 | 第59页 |
5.3.2 最佳隧道网络规划时边的不确定测度计算 | 第59页 |
5.4 地下物流系统的物流节点选址及最佳隧道网络规划 | 第59-62页 |
5.4.1 地下物流系统的最大可能性物流选址 | 第59-61页 |
5.4.2 地下物流系统的最大可能性最佳隧道网络 | 第61-6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6章 结论与进一步的工作 | 第64-66页 |
6.1 结论 | 第64-65页 |
6.2 进一步的工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2-73页 |
附录 | 第73-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