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符号与缩略词说明 | 第9-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3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7-28页 |
1.1.1 协作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 第18-25页 |
1.1.2 无线网络中的传输能效性 | 第25-26页 |
1.1.3 无线网络中的物理层安全技术 | 第26-2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8-33页 |
1.2.1 CWSN中的能效性研究现状 | 第28-31页 |
1.2.2 CWSN中的物理层安全技术研究现状 | 第31-33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33-35页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35-37页 |
第二章 面向CWSN能效的中继选择与功率分配方案 | 第37-57页 |
2.1 功率受限CWSN的数学模型 | 第37-41页 |
2.1.1 DF-CWSN系统数学模型 | 第38-39页 |
2.1.2 AF-CWSN系统数学模型 | 第39页 |
2.1.3 功率约束条件 | 第39-41页 |
2.2 CWSN的中继选择与功率分配方案 | 第41-50页 |
2.2.1 DF-CWSN的最优中继选择与功率分配方案 | 第41-44页 |
2.2.2 AF-CWSN的最优中继选择与功率分配方案 | 第44-48页 |
2.2.3 AF-CWSN的次优中继选择与功率分配方案 | 第48-50页 |
2.3 仿真结果 | 第50-56页 |
2.3.1 应参与协作的中继节点数目 | 第50-53页 |
2.3.2 接收信噪比 | 第53-5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三章 面向CWSN物理层安全的中断概率分析与功率分配 | 第57-85页 |
3.1 以安全为导向的DF-CWSN系统模型 | 第57-60页 |
3.1.1 最佳中继单选方案 | 第58-59页 |
3.1.2 基于中继全选的波束赋形方案 | 第59-60页 |
3.2 BRS方案的安全中断概率分析与最优功率分配 | 第60-67页 |
3.2.1 BRS方案的安全容量与中继总发射功率的单调关系 | 第60-62页 |
3.2.2 BRS方案的安全中断概率与最优功率分配 | 第62-66页 |
3.2.3 BRS方案的安全分集度 | 第66-67页 |
3.3 ARB方案的安全中断概率分析与功率分配 | 第67-72页 |
3.3.1 ARB方案的安全容量与中继总发射功率的单调关系 | 第67-69页 |
3.3.2 ARB方案的安全中断概率与最优功率分配 | 第69-72页 |
3.4 仿真结果 | 第72-79页 |
3.4.1 BRS方案的安全中断概率 | 第72-74页 |
3.4.2 ARB方案的安全中断概率 | 第74-79页 |
3.5 本章小节 | 第79页 |
附录 [3-A]引理3.1的证明 | 第79-82页 |
附录 [3-B]定理3.2的证明 | 第82-85页 |
第四章 面向CWSN物理层安全的波束赋形方案 | 第85-99页 |
4.1 以安全为导向的CWSN系统模型 | 第85-87页 |
4.1.1 以安全为导向的DF-CWSN的系统模型 | 第86页 |
4.1.2 以安全为导向的AF-CWSN的系统模型 | 第86-87页 |
4.2 面向CWSN物理层安全的波束赋形方案 | 第87-93页 |
4.2.1 面向DF-CWSN物理层安全的波束赋形方案 | 第87-89页 |
4.2.2 面向AF-CWSN物理层安全的波束赋形方案 | 第89-93页 |
4.3 仿真结果 | 第93-97页 |
4.3.1 DF-CWSN的波束赋形方案的安全容量 | 第94-95页 |
4.3.2 AF-CWSN的波束赋形方案的安全容量 | 第95-9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7-99页 |
第五章 面向CWSN安全能效的中继选择与波束赋形方案 | 第99-113页 |
5.1 功率受限的窃听CWSN模型 | 第99-101页 |
5.2 传统波束赋形方案 | 第101-103页 |
5.2.1 ARB方案 | 第101-102页 |
5.2.2 BRS方案 | 第102-103页 |
5.3 基于部分中继选择的波束赋形方案 | 第103-107页 |
5.3.1 穷举法 | 第104-105页 |
5.3.2 中继排序法 | 第105-107页 |
5.4 仿真结果 | 第107-11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11-11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3-117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113-115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115-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9页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129-130页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30-131页 |
致谢 | 第131-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