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缩略语表 | 第10-12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2-24页 |
1.1 植物在生物逆境胁迫下的免疫反应分子机制 | 第12-13页 |
1.2 水稻的抗病信号通路 | 第13-16页 |
1.2.1 植物激素在水稻抗病中的功能 | 第13-14页 |
1.2.2 MAPK激酶级联反应 | 第14-15页 |
1.2.3 PR基因 | 第15-16页 |
1.3 基因组编辑技术 | 第16-19页 |
1.3.1 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原理 | 第16-17页 |
1.3.2 用于基因组编辑的序列特异性核酸酶 | 第17-19页 |
1.4 CRISPR/Cas9技术的进展 | 第19-23页 |
1.4.1 Cas9和gRNA表达技术优化的进展 | 第19-20页 |
1.4.2 降低CRISPR/Cas9脱靶效应的进展 | 第20-21页 |
1.4.3 CRISPR/Cas9PAM限制问题的进展 | 第21页 |
1.4.4 CRISPR/Cas9技术的其它应用 | 第21-22页 |
1.4.5 其它CRISPR相关蛋白的发展 | 第22-23页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3-24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24-34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4-25页 |
2.1.1 实验所用载体 | 第24页 |
2.1.2 实验所用材料 | 第24-25页 |
2.1.3 常用试剂及仪器 | 第25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5-34页 |
2.2.1 靶向敲除载体的构建 | 第25-29页 |
2.2.2 水稻原生质体制备及转染 | 第29页 |
2.2.3 RT?PCR(ReverseTranscriptPCR) | 第29页 |
2.2.4 qPCR(QuantitativePCR) | 第29-30页 |
2.2.5 Western-blotting | 第30页 |
2.2.6 靶向DNA片段切除的检测 | 第30-32页 |
2.2.7 水稻抗病性鉴定 | 第32-3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4-63页 |
3.1 利用内含子表达gRNA的设计 | 第34-36页 |
3.2 敲除载体的构建 | 第36-37页 |
3.3 inPTG-Cas9的可行性验证 | 第37-41页 |
3.3.1 inPTG不影响内含子的正常剪接 | 第37-39页 |
3.3.2 原生质体中载体的转录后Cas9表达水平分析 | 第39-40页 |
3.3.3 原生质体中不同载体的Cas9蛋白表达水平分析 | 第40-41页 |
3.4 inPTG-Cas9融合基因编辑效率验证 | 第41-52页 |
3.4.1 原生质体中不同载体的基因编辑效率检测 | 第41-44页 |
3.4.2 转基因水稻的编辑效率检测 | 第44-50页 |
3.4.3 靶向编辑的遗传稳定性分析 | 第50-52页 |
3.5 inPTG-Cas9的进一步优化 | 第52-58页 |
3.5.1 在3’-UTR融合inPTG内含子 | 第52-54页 |
3.5.2 inPTG内含子可以与抗性基因融合 | 第54-56页 |
3.5.3 对tRNA-gRNA串联序列的优化 | 第56-58页 |
3.6 两个MAPK基因编辑材料的抗性分析 | 第58-63页 |
3.6.1 PR5和PR10基因表达量分析 | 第58-60页 |
3.6.2 基因编辑水稻对稻瘟病菌的抗性分析 | 第60-61页 |
3.6.3 基因编辑水稻对根结线虫的抗性分析 | 第61-63页 |
4 讨论 | 第63-67页 |
4.1 inPTG-Cas9的特点小结 | 第63-64页 |
4.2 inPTG-Cas9载体的改进与应用 | 第64-65页 |
4.3 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7页 |
附录A 实验操作步骤 | 第77-85页 |
附录B 载体图谱 | 第85-87页 |
附录C 附图 | 第87-96页 |
附录D 作者简介与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