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1.1 前言 | 第13页 |
1.2 植物盐胁迫耐受机理的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1.2.1 植物适应性增强非生物胁迫耐受的能力 | 第13-14页 |
1.2.2 土壤盐渍化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4页 |
1.2.3 植物盐胁迫相关的基因 | 第14页 |
1.2.4 植物盐胁迫的调控机理 | 第14-16页 |
1.2.5 盐胁迫影响植物染色质修饰 | 第16-17页 |
1.3 植物逆境胁迫相关基因的克隆 | 第17-19页 |
1.3.1 AP2/ERF参与植物逆境胁迫 | 第17页 |
1.3.2 逆境基因克隆的策略 | 第17-18页 |
1.3.3 图位克隆技术 | 第18-19页 |
1.4 立题依据 | 第19-21页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1-38页 |
2.1 实验仪器 | 第21页 |
2.2 实验材料 | 第21-22页 |
2.2.1 介绍植物材料 | 第21-22页 |
2.2.2 菌株和质粒载体 | 第22页 |
2.3 生物学软件和网站 | 第22-23页 |
2.3.1 生物学软件 | 第22页 |
2.3.2 网站资源 | 第22-23页 |
2.4 常用实验试剂和培养基配制 | 第23-25页 |
2.4.1 溶液配制方案 | 第23-24页 |
2.4.2 培养基配制 | 第24页 |
2.4.3 常用抗生素和植物激素 | 第24-25页 |
2.5 常用实验方案 | 第25-38页 |
2.5.1 拟南芥的种植 | 第25页 |
2.5.2 拟南芥的杂交 | 第25-26页 |
2.5.3 拟南芥DNA提取方案 | 第26页 |
2.5.4 图位克隆 | 第26-28页 |
2.5.5 拟南芥RNA的提取 | 第28-30页 |
2.5.6 碱裂解法提取质粒 | 第30页 |
2.5.7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与转化 | 第30-31页 |
2.5.8 载体构建 | 第31-32页 |
2.5.9 Gateway克隆技术 | 第32-34页 |
2.5.10 拟南芥花序浸染 | 第34页 |
2.5.11 转基因材料创建 | 第34-35页 |
2.5.12 GUS组织染色 | 第35页 |
2.5.13 农杆菌渗透烟草实验 | 第35-36页 |
2.5.14 T-DNA插入突变体的鉴定 | 第36-38页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8-69页 |
3.1 突变体P13HO9和SY33背景介绍 | 第38页 |
3.2 P13HO9的结果与分析 | 第38-57页 |
3.2.1 T-DNA突变体分子鉴定 | 第38-40页 |
3.2.2 p13hO9等位基因杂交互补 | 第40-41页 |
3.2.3 转基因互补材料荧光表型分析 | 第41-44页 |
3.2.4 突变体p13hO9荧光表型分析 | 第44-46页 |
3.2.5 NaCl对突变体p13hO9种子萌发及根长表型的影响 | 第46-49页 |
3.2.6 山梨醇对突变体p13hO9种子萌发及根长表型的影响 | 第49-52页 |
3.2.7 脱落酸对突变体p13hO9种子萌发及根长表型的影响 | 第52-54页 |
3.2.8 突变体p13hO9生长发育方面的表型 | 第54-56页 |
3.2.9 基因P13HO9的表达模式 | 第56-57页 |
3.2.10 P13HO9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 第57页 |
3.3 突变体P13HO9工作小结 | 第57-58页 |
3.4 SY33的图位克隆 | 第58-61页 |
3.4.1 图位克隆群体创建 | 第58-59页 |
3.4.2 粗定位突变基因 | 第59-60页 |
3.4.3 精细定位突变基因 | 第60页 |
3.4.4 测序确定突变基因 | 第60-61页 |
3.5 SY33的结果与分析 | 第61-67页 |
3.5.1 T-DNA突变体分子鉴定 | 第61-62页 |
3.5.2 突变体sy33荧光表型分析 | 第62-63页 |
3.5.3 NaCl对突变体sy33种子萌发及根长表型的影响 | 第63-65页 |
3.5.4 突变体sy33生长发育方面的表型 | 第65-66页 |
3.5.5 基因SY33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66-67页 |
3.6 突变体SY33工作总结 | 第67-69页 |
4 讨论 | 第69-72页 |
4.1 突变体P13HO9的表型分析 | 第69-70页 |
4.2 基因P13HO9功能分析 | 第70-71页 |
4.3 突变体SY33的表型与基因功能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