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及预估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研究综述第8-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9-13页
        1.2.1 北方夏玉米干旱研究进展第9-10页
        1.2.2 干旱指数研究进展第10-12页
        1.2.3 干旱灾害评估研究进展第12-13页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图第13-14页
        1.3.1 研究目标第13-14页
        1.3.2 研究内容第14页
    1.4 技术路线图第14-16页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方法第16-24页
    2.1 研究设计第16页
    2.2 资料数据第16-18页
        2.2.1 气象数据第16-17页
        2.2.2 夏玉米产量数据第17页
        2.2.3 社会经济数据第17-18页
        2.2.4 未来情景数据第18页
    2.3 研究方法第18-24页
        2.3.1 SPEI计算方法第18-20页
        2.3.2 干旱特征指标第20-21页
        2.3.3 灾害风险评估原理第21-22页
        2.3.4 夏玉米气候产量及减产率第22页
        2.3.5 GIS反距离权重插值法第22-24页
第三章 研究区干旱特征及分析第24-34页
    3.1 SPEI指数的适用性验证第24-25页
    3.2 干旱的时间特征及分析第25-28页
        3.2.1 山东省干旱时间特征示例第25-26页
        3.2.2 黄淮海干旱时间特征及分析第26-28页
    3.3 干旱的空间特征及分析第28-34页
        3.3.1 黄淮海不同干旱等级空间特征及分析第28-29页
        3.3.2 黄淮海夏玉米不同生育期干旱空间特征及分析第29-34页
第四章 黄淮海夏玉米干旱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第34-42页
    4.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第34-35页
    4.2 危险性评价指标第35-37页
    4.3 暴露度评价指标第37页
    4.4 脆弱性评价指标第37页
    4.5 抗旱能力评价指标第37-38页
    4.6 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指标第38-42页
第五章 黄淮海夏玉米干旱灾害评估第42-50页
    5.1 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估第42-43页
    5.2 承灾体暴露度评估第43-44页
    5.3 成灾环境脆弱性评估第44-45页
    5.4 防灾减灾能力评估第45-47页
    5.5 黄淮海夏玉米干旱风险评估第47-50页
第六章 未来气候情景下的干旱灾害风险预估第50-56页
    6.1 未来气候情景下干旱指标SPEI的计算第50-51页
    6.2 未来气候情境下危险性评价指标第51-52页
    6.3 未来气候情境下干旱灾害风险预估第52-56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56-62页
    7.1 主要结论第56-60页
    7.2 创新性第60页
    7.3 展望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8页
作者简介第68-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灌水处理下稻田水热交换特征与耦合模型研究
下一篇:茶叶春霜冻灾害精细化概率评估--以浙江松阳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