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空气调节论文

辐射供冷房间冷负荷简化计算方法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1.2.1 国内外关于辐射供冷系统负荷方面的研究第11-12页
        1.2.2 国内外设计规范及手册关于辐射供冷系统负荷计算方面第12-13页
        1.2.3 国内外文献关于辐射供冷系统冷负荷的计算方面的研究第13-14页
        1.2.4 国内外文献关于辐射时间序列法方面的研究第14-16页
    1.3 课题来源第16-17页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7-18页
        1.4.1 主要研究内容第17页
        1.4.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第二章 建筑顶板辐射供冷系统介绍第18-23页
    2.1 辐射空调系统的构成和分类第18-20页
        2.1.1 空调冷热源第18-19页
        2.1.2 空调末端系统第19-20页
        2.1.3 独立除湿新风系统第20页
    2.2 内嵌管式围护结构辐射供冷系统介绍第20-22页
    2.3 本章小节第22-23页
第三章 冷负荷分析方法和系统的构建第23-46页
    3.1 辐射供冷基本概念第23-24页
    3.2 辐射板的传热机理和传热过程第24-29页
        3.2.1 盘管内的冷水和管壁之间的换热过程第24-26页
        3.2.2 管壁与辐射冷板的换热过程第26页
        3.2.3 辐射冷板表面的热交换第26-29页
    3.3 冷负荷形成过程第29-31页
    3.4 冷负荷分析方法第31-41页
        3.4.1 热平衡方法第32-35页
        3.4.2 辐射时间序列方法第35-41页
    3.5 内嵌管式围护结构辐射供冷系统的搭建第41-45页
        3.5.1 EnergyPlus软件介绍第41-43页
        3.5.2 建筑模型的构建第43-45页
        3.5.3 辐射供冷系统的构建第45页
    3.6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在辐射空调房间下辐射时间因子的计算第46-56页
    4.1 辐射时间因子的求解方法第46-48页
    4.2 房间传递函数系数第48-53页
        4.2.1 房间传递函数系数的物理意义第48-50页
        4.2.2 利用房间反应系数求解房间传递函数系数第50-51页
        4.2.3 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房间传递函数系数第51-53页
    4.3 利用EnergyPlus去求辐射得热和辐射冷负荷第53-55页
    4.4 本章小节第55-56页
第五章 辐射时间因子的计算第56-70页
    5.1 辐射得热和辐射冷负荷的关系第56-61页
        5.1.1 辐射得热大小的对比第56-58页
        5.1.2 辐射得热和辐射冷负荷的对比第58-61页
    5.2 辐射时间因子的计算和对比第61-66页
        5.2.1 房间传递函数的计算第61页
        5.2.2 辐射时间因子的计算第61-63页
        5.2.3 辐射时间因子的对比第63-66页
    5.3 房间冷负荷的对比第66-69页
    5.4 本章小节第69-70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0-72页
    结论第70-71页
    展望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4-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内嵌管式辐射板强化换热性能研究
下一篇:边坡防治工程优化设计研究--以宜君县万寿广场边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