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水文学)论文

几种含水层弥散参数求解方法的对比研究--以喀什地区为例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8页
        1.2.1 水动力弥散理论第13-14页
        1.2.2 现场弥散试验第14-15页
        1.2.3 室内弥散试验第15-16页
        1.2.4 参数计算方法第16-18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8-20页
        1.3.1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9-20页
    1.4 主要创新点第20-22页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第22-29页
    2.1 交通地理位置第22页
    2.2 自然地理条件第22-23页
        2.2.1 气侯特征第22-23页
        2.2.2 水文特征第23页
    2.3 区域地质地貌概况第23-26页
        2.3.1 地层岩性第23-25页
        2.3.2 地貌单元第25-26页
    2.4 水文地质特征第26-29页
        2.4.1 研究区富水性概况第26页
        2.4.2 研究区地下水补径排特征第26-27页
        2.4.3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第27-29页
第三章 弥散参数求解理论基础第29-43页
    3.1 二维弥散数学模型参数求解理论基础第29-38页
        3.1.1 二维溶质运移模型的建立第29-31页
        3.1.2 二维模型弥散参数计算方法第31-38页
    3.2 一维弥散砂柱数学模型参数求解基本理论第38-43页
        3.2.1 一维弥散砂柱数学模型的建立第38-39页
        3.2.2 一维模型弥散参数计算方法第39-43页
第四章 现场及室内弥散试验研究第43-61页
    4.1 研究区现场二维弥散试验第43-50页
        4.1.1 试验目的第43页
        4.1.2 试验原理第43-44页
        4.1.3 现场试验设置及示踪剂选择第44页
        4.1.4 现场试验布置方案及实施步骤第44-47页
        4.1.5 现场试验观测结果与数据分析第47-50页
    4.2 研究区室内一维弥散试验第50-61页
        4.2.1 试验材料第50-51页
        4.2.2 室内弥散试验装置第51-52页
        4.2.3 准备工作第52-53页
        4.2.4 试验过程第53-55页
        4.2.5 室内试验观测结果与数据分析第55-61页
第五章 弥散参数计算方法对比研究第61-78页
    5.1 现场试验弥散参数计算及结果对比第61-67页
        5.1.1 相关系数极值法求取弥散参数第61-62页
        5.1.2 直线图解法求取弥散参数第62-64页
        5.1.3 改进直线解析法求取弥散参数第64-65页
        5.1.4 现场试验计算结果综合对比与讨论第65-67页
    5.2 室内弥散试验参数计算及结果对比第67-76页
        5.2.1 粗砂组弥散参数计算第67-69页
        5.2.2 亚粘土组弥散参数计算第69-72页
        5.2.3 细砂组弥散参数计算第72-74页
        5.2.4 室内试验计算结果综合对比分析第74-76页
    5.3 室内试验与现场试验结果对比第76-78页
结论与展望第78-81页
    结论第78-80页
    展望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7-88页
致谢第88-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格尔木昆仑山前冲洪积扇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作用
下一篇:潜水位上升过程中气体圈闭物理模拟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