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机论文--发电机、大型发电机组(总论)论文

大型抽水蓄能发电电动机转子冷却方式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2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3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1.4 本文研究内容第14-17页
第2章 转子模型试验系统的组建第17-29页
    2.1 模型的设计参数第17-20页
    2.2 试验模型主体部分第20-25页
        2.2.1 转子部分第20-21页
        2.2.2 定子部分第21-22页
        2.2.3 冷却器的选择第22页
        2.2.4 风路连接第22-23页
        2.2.5 风路连接第23页
        2.2.6 供电系统第23-24页
        2.2.7 供风系统第24-25页
    2.3 测点布置第25-28页
        2.3.1 温度测试元件布置第25-26页
        2.3.2 冷却器风速及压力测试元件布置第26-27页
        2.3.3 定子风沟进出口压力及风速测试元件布置第27页
        2.3.4 上、下风道风量测量第27-28页
        2.3.5 风机及其它风道压力等参数测量第28页
    2.4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3章 针对敦化阳江发电电动机的转子热模型试验第29-45页
    3.1 总风量的测量值第29-33页
    3.2 定子风沟风速和风压的测量值第33-34页
    3.3 冷却器的水量第34-36页
    3.4 励磁线圈的温度分布第36-44页
        3.4.1 电流对磁极线圈温升的影响第36-40页
        3.4.2 单、双面通风结构对磁极温度的影响第40-44页
    3.5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4章 针对敦化阳江发电电动机热模型的数值计算第45-53页
    4.1 通风计算第45-48页
    4.2 单面通风和双面通风的表面散热系数第48-49页
    4.3 单双面计算结果及与试验对比分析第49-51页
    4.4 阳江发电电动机额定工作点磁极温升第51-52页
    4.5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结论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附表第59-85页
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85-87页
致谢第87-88页
个人简历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光滑表面微气泡减阻特性的数值研究
下一篇:基于期望价值理论的中职生英语学习投入研究--以平凉机电工程学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