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新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 第9-12页 |
1.1.1 新型能源发展现状及前景 | 第9-10页 |
1.1.2 氢能特点 | 第10-11页 |
1.1.3 国内外氢能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2 制氢方式 | 第12-13页 |
1.3 电解水制氢 | 第13-19页 |
1.3.1 电解水制氢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2 影响电解水制氢的因素 | 第15-18页 |
1.3.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1.4 本文开展的研究工作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 | 第21-27页 |
2.1 PIV技术的发展背景和原理 | 第21-23页 |
2.1.1 PIV技术的发展背景 | 第21-22页 |
2.1.2 PIV技术测量原理 | 第22-23页 |
2.2 PIV系统的基本组成 | 第23-25页 |
2.3 示踪粒子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水电解过程中槽内气泡运动行为和对流 | 第27-45页 |
3.1 实验模型 | 第27-28页 |
3.2 实验装置 | 第28-33页 |
3.2.1 实验装置 | 第28-31页 |
3.2.2 实验步骤 | 第31-33页 |
3.3 时间间隔和示踪粒子的选择 | 第33-35页 |
3.3.1 时间间隔DeltaT的预估 | 第33-34页 |
3.3.2 示踪粒子(二氧化钛颗粒)的添加方法分析 | 第34-35页 |
3.4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35-45页 |
3.4.1 电解槽内电流密度对能质传输影响 | 第35-41页 |
3.4.2 电解槽结构对能质传输的影响 | 第41-44页 |
3.4.3 实验测量不确定性分析 | 第44-45页 |
第四章 水电解制氢电解槽内能质传输 | 第45-56页 |
4.1 不同层面流场的速度垂直分量 | 第45-47页 |
4.2 电流密度与电解液温度的变化规律 | 第47-48页 |
4.3 流场最大速度及平均速度分布 | 第48-50页 |
4.4 电极表面气泡行为与沸腾换热的类比 | 第50-56页 |
4.4.1 沸腾换热 | 第50-51页 |
4.4.2 电极表面气泡运动情况与沸腾换热类比 | 第51-5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