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化工过程(物理过程及物理化学过程)论文--分离过程论文--液体-固体的热学分离过程论文

溶质溶解度对液滴干燥动力学与溶质迁移现象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29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4页
        1.1.1 干燥工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第12-13页
        1.1.2 形貌结构对颗粒性能的影响第13-14页
    1.2 收缩动力学对颗粒成形过程的影响第14-16页
    1.3 干燥动力学模型的建立方法—Reaction Engineering Approach第16-18页
    1.4 固形物的组分分离现象第18-21页
        1.4.1 对组分分离现象的研究第18-20页
        1.4.2 造成固形物组分分离的影响因素第20-21页
    1.5 扩散机理的影响因素第21-22页
    1.6 观测固形物组分分离现象的实验手段第22-25页
        1.6.1 单液滴干燥设备的分类及原理第22-24页
        1.6.2 单液滴干燥设备的应用第24-25页
    1.7 探索固形物组分分离的样品选择第25页
    1.8 课题的研究内容以及创新性第25-27页
    1.9 实验思路第27-29页
第二章 :蔗糖液滴在干燥过程中的收缩动力学与干燥动力学第29-51页
    2.1 引言第29页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9-30页
    2.3 理想收缩方程第30-31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31-49页
        2.4.1 蔗糖溶液在不同干燥条件下的干燥历程第31-34页
        2.4.2 蔗糖液滴干燥过程中的收缩动力学第34-37页
        2.4.3 固形物的收缩差异率模型第37-39页
        2.4.4 蔗糖溶液在不同干燥条件下的活化能曲线第39-41页
        2.4.5 蔗糖液滴干燥过程的特征方程第41-43页
        2.4.6 蔗糖REA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值的比较第43-47页
        2.4.7 对比蔗糖、乳糖、甘露醇之间的活化能曲线第47-48页
        2.4.8 高浓度样品活化能之间的差异第48-49页
    2.5 小结第49-51页
第三章 :不同溶解度模型药物对载体颗粒结构及形貌的影响第51-74页
    3.1 引言第51页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51-55页
        3.2.1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51-53页
        3.2.2 纳米粒度仪表征第53页
        3.2.3 单液滴干燥实验与复水实验第53-54页
        3.2.4 颗粒SEM表征、元素分析及FTIR表征第54页
        3.2.5 吸潮实验第54-55页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5-72页
        3.3.1 探索不同组分前驱液的稳定性第55-58页
        3.3.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结果第58-60页
        3.3.3 加入模型药物对颗粒结构的影响第60-64页
        3.3.4 罗丹明B在颗粒核壳结构中的分布情况第64-65页
        3.3.5 蔗糖在载体颗粒中的分布第65-67页
        3.3.6 模型药物对表壳过程形成的影响第67-72页
    3.4 小结第72-74页
第四章 :不同溶解度糖与糖醇在二元颗粒中组分分离的研究第74-82页
    4.1 引言第74页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74-76页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74-75页
        4.2.2 标准曲线的测定以及样品的制备第75-76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76-80页
        4.3.1 标准曲线的测定第76-77页
        4.3.2 糖类与糖醇在混合糖颗粒中的分布第77-80页
    4.4 二元体系干燥过程中液滴的形貌变化第80-81页
    4.5 小结第81-82页
第五章 :蔗糖与乳糖溶液液体弹珠的干燥动力学研究第82-96页
    5.1 引言第82页
    5.2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82-83页
    5.3 实验方法第83-84页
        5.3.1 液体弹珠的制备及单液滴干燥实验第83页
        5.3.2 液体弹珠形貌表征第83-84页
    5.4 结果与讨论第84-95页
        5.4.1 单液滴观测液体弹珠干燥过程中的形貌变化第84-85页
        5.4.2 液体弹珠的温度曲线第85-87页
        5.4.3 液体弹珠的直径曲线第87-91页
        5.4.4 液体弹珠的质量曲线第91-94页
        5.4.5 液体弹珠的电镜表征第94-95页
    5.5 小结第95-9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96-98页
    6.1 结论第96-97页
    6.2 展望第97-98页
附录第98-101页
    1 液体弹珠在干燥过程中的温度曲线第98-99页
    2 缩写词第99页
    3 术语第99-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11页
硕士期间主要成果第111-112页
致谢第112-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晶硅还原炉内流动与传热过程数值模拟与优化
下一篇:二维超薄二硫化物的掺杂制备及电催化分解水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