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导论 | 第10-20页 |
| (一) 选题缘由 | 第10页 |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 2. 现实意义 | 第11页 |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 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 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 (四)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8-20页 |
| 1.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 2. 创新之处 | 第18-20页 |
| 一、相关概念界定及其主要关系梳理 | 第20-26页 |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4页 |
| 1. 文化 | 第20-21页 |
| 2. 文化自信 | 第21-22页 |
| 3. 大众“文化自信” | 第22-24页 |
| (二) 文化自信与大众“文化自信”之间的关系梳理 | 第24-26页 |
| 1. 区别 | 第24-25页 |
| 2. 联系 | 第25-26页 |
| 二、新形势下大众“文化自信”的现状分析 | 第26-51页 |
| (一) 调查的相关情况说明 | 第26-47页 |
| 1. 豫北某市的基本情况 | 第26-30页 |
| 2. 问卷调查的设计 | 第30页 |
| 3. 问卷调查的结果统计 | 第30-47页 |
| (二) 现状分析 | 第47-51页 |
| 1. 积极性 | 第48-49页 |
| 2. 消极性 | 第49-51页 |
| 三、新形势下大众“文化自信”消极性的成因分析 | 第51-58页 |
| (一) 认知层面 | 第51-53页 |
| 1. 部分大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充分的认知 | 第51-52页 |
| 2. 部分大众对中国当代先进文化缺乏充分的认知 | 第52页 |
| 3. 部分大众对外来文化缺乏充分的认知 | 第52-53页 |
| (二) 社会层面 | 第53-55页 |
| 1.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 第53-54页 |
| 2. 外来文化的冲击 | 第54-55页 |
| (三) 体制层面 | 第55-58页 |
| 1. 文化传播方式单一 | 第55-56页 |
| 2. 实用主义色彩太浓 | 第56页 |
| 3. 政府监管缺位 | 第56-58页 |
| 四、新形势下建构大众“文化自信”的对策性建议 | 第58-68页 |
| (一) 认知层面 | 第58-61页 |
| 1. 弘扬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的价值观 | 第58-59页 |
| 2. 完善与中国当代先进文化相一致的价值观 | 第59-60页 |
| 3. 科学地吸收外来文化中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价值观 | 第60-61页 |
| (二) 社会层面 | 第61-63页 |
| 1. 多角度消解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 第61-62页 |
| 2. 提升当前我国主流文化的影响力 | 第62-63页 |
| (三) 体制层面 | 第63-68页 |
| 1. 建立组合式传播方式 | 第63-64页 |
| 2. 树立共产主义信仰 | 第64-65页 |
| 3. 政府加强引导与监管 | 第65-68页 |
| 结语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 附录 | 第73-78页 |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