芪苈强心胶囊对急性心肾综合征大鼠心肾功能的影响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6-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前言 | 第12-1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5-20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5-16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15页 |
1.2 主要药物及试剂 | 第15页 |
1.3 实验主要仪器 | 第15-16页 |
1.4 实验所需其他器材 | 第16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6-19页 |
2.1 动物模型的制备 | 第16-17页 |
2.2 实验动物分组 | 第17页 |
2.3 实验动物干预方法 | 第17-18页 |
2.4 对大鼠心脏功能的超声检测 | 第18页 |
2.5 血清及心肌组织标本的采集 | 第18页 |
2.6 血清相关生化指标的检测及方法 | 第18页 |
2.7 心肌组织切片制作及染色 | 第18-19页 |
3 统计学处理 | 第19-20页 |
结果 | 第20-26页 |
1 造模情况 | 第20页 |
1.1 实验动物数量 | 第20页 |
1.2 大鼠一般情况分析 | 第20页 |
2 各项指标检测结果 | 第20-26页 |
2.1 心脏超声结果 | 第20-22页 |
2.2 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 | 第22-23页 |
2.3 血清生化指标检测 | 第23-26页 |
讨论 | 第26-41页 |
1 关于本实验急性CRS大鼠模型的建立情况 | 第26-30页 |
1.1 实验动物品种的选择 | 第26页 |
1.2 模型制备方法的探讨 | 第26-27页 |
1.3 本实验模型的特点 | 第27页 |
1.4 模型制备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27-30页 |
1.5 对模型复制成功的评价情况 | 第30页 |
2 现代医学对急性CRS的认识及相关研究 | 第30-34页 |
2.1 CRS的概念、分型及急性CRS的流行病学 | 第30-31页 |
2.2 对于急性CRS可能的病理机制的认识 | 第31-33页 |
2.3 急性CRS的诊断与防治 | 第33-34页 |
3 祖国医学对CRS的认识 | 第34-35页 |
3.1 中医理论角度上对CRS的认识 | 第34-35页 |
3.2 中医对CRS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35页 |
4 芪苈强心胶囊的药效作用及本研究假说的提出 | 第35-37页 |
5 本实验的研究讨论 | 第37-39页 |
6 本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及研究的局限性 | 第39-40页 |
7 本研究课题总结 | 第40-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50页 |
附录1 附图 | 第50-53页 |
附录2 文献综述 急性心肾综合征的研究现状 | 第53-62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录3 在校期间论文论著和科研情况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