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6-16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6-8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4页 |
| 1.2.1 墨教派 | 第8-10页 |
| 1.2.2 非教派 | 第10-11页 |
| 1.2.3 折中派 | 第11-13页 |
| 1.2.4 海外派 | 第13-14页 |
| 1.3 本文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14-16页 |
| 第2章 墨子与先秦工匠的身份和形象 | 第16-25页 |
| 2.1 墨翟出身考 | 第16-18页 |
| 2.2 墨子的身份尊卑之谜:先秦时代的“百工”与“百官” | 第18-22页 |
| 2.3 墨子形象的神异化:从工匠到巫觋 | 第22-25页 |
| 第3章 墨家集团的多面像 | 第25-35页 |
| 3.1 作为军事组织的墨家集团 | 第25-29页 |
| 3.2 作为宗教组织的墨家集团 | 第29-32页 |
| 3.3 作为学术组织的墨家集团 | 第32-35页 |
| 第4章 墨家的政治理想与鬼神论 | 第35-43页 |
| 4.1 “夏政”和“禹之道” | 第35-39页 |
| 4.2 神无赏,鬼有罚:墨家的鬼神论 | 第39-43页 |
| 结语 墨家的消亡与“墨教”的零落 | 第43-47页 |
| 致谢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