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范围与相关概念 | 第11-13页 |
1.3.1 研究范围 | 第11-12页 |
1.3.2 相关概念 | 第12-13页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13-19页 |
1.4.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3-15页 |
1.4.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5-18页 |
1.4.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第18-19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9-21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1.6 研究框架 | 第21-22页 |
第2章 研究基础 | 第22-33页 |
2.1 城市群的发展研究 | 第22-24页 |
2.1.1 城市群发展条件 | 第22-23页 |
2.1.2 城市群发展的制约因素与问题 | 第23-24页 |
2.1.3 城市群发展的机制 | 第24页 |
2.2 区域交通网络的影响与作用研究 | 第24-27页 |
2.2.1 区域交通网络对城镇产业经济的影响 | 第24-25页 |
2.2.2 区域交通网络对城镇发展方向的影响 | 第25-26页 |
2.2.3 区域交通网络对城镇职能及特征的影响 | 第26-27页 |
2.3 高速铁路网络相关研究 | 第27-31页 |
2.3.1 高速铁路网络对城市群格局的影响 | 第27-28页 |
2.3.2 高速铁路网络对城市发展方向及战略的影响 | 第28-29页 |
2.3.3 高速铁路网络对城镇居民对外出行可达性研究 | 第29-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3章 长三角高速铁路网络调查与分析 | 第33-47页 |
3.1 长三角城市群的基本概况 | 第33-34页 |
3.2 长三角高速铁路网络的现状分析 | 第34-39页 |
3.2.1 铁路网络分布 | 第34-35页 |
3.2.2 连络的城镇特征 | 第35-37页 |
3.2.3 对外出行时间 | 第37-39页 |
3.3 长三角高速铁路网络影响分析数据库建立 | 第39-46页 |
3.3.1 数据的获取 | 第39-40页 |
3.3.2 数据的处理 | 第40-43页 |
3.3.3 数据库的建立 | 第43-44页 |
3.3.4 铁路网络特征分析 | 第44-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高速铁路对区域城镇体系发展的影响与对策 | 第47-77页 |
4.1 高速铁路引起的可达性变化 | 第47-60页 |
4.1.1 高速铁路带来的可达性提升 | 第47-53页 |
4.1.2 可达性变化的空间差异 | 第53-60页 |
4.2 高速铁路引起的区域空间结构变化 | 第60-69页 |
4.2.1 空间结构特征变化 | 第60-63页 |
4.2.2 五大都市圈同城化发展 | 第63-64页 |
4.2.3 四条轴带聚合发展 | 第64-66页 |
4.2.4 城市结构的变化特征 | 第66-69页 |
4.3 高速铁路引起的区域平衡发展变化 | 第69-74页 |
4.3.1 区域发展平衡问题特征变化 | 第69-70页 |
4.3.2 核心城市的极化与中小城镇的削弱 | 第70-71页 |
4.3.3 城市职能的变化特征 | 第71-74页 |
4.4 基于高铁网络影响的城镇发展策略 | 第74-76页 |
4.4.1 区域平衡及优势互补策略 | 第74页 |
4.4.2 核心城市的疏解与带动策略 | 第74-75页 |
4.4.3 中小城镇的潜力与特色优化策略 | 第75-7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结论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