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3-17页 |
第一章 我国地方政府与中央金融管理分权理论基础 | 第17-24页 |
第一节 我国地方分权概述 | 第17-20页 |
一 立法分权 | 第18-19页 |
二 财税分权 | 第19-20页 |
三 金融管理分权 | 第20页 |
第二节 我国地方政府金融管理权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分析 | 第20-22页 |
一 金融发展与地方政府的不可分性 | 第21页 |
二 地方政府的趋利性 | 第21页 |
三 财政分权实践对金融分权的推动 | 第21-22页 |
第三节 地方政府金融管理权的效应分析 | 第22-24页 |
一、正面效应分析 | 第22-24页 |
二、负面效应分析 | 第24页 |
第二章 我国地方政府金融管理权运行实证分析 | 第24-34页 |
第一节 上海市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与金融管理分权 | 第25-27页 |
一 中央政府对上海市的金融管理 | 第25-26页 |
二 上海市政府的金融管理 | 第26-27页 |
三 总结 | 第27页 |
第二节 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金融管理权的运行 | 第27-29页 |
一 温州市金融发展概况 | 第27-28页 |
二 温州市金融管理实践 | 第28-29页 |
三 总结 | 第29页 |
第三节 安徽省金融管理实践 | 第29-32页 |
一 安徽省金融管理的特点 | 第29-31页 |
二 安徽省金融管理活动的问题和不足 | 第31-32页 |
第四节 地方政府金融管理权运行中的问题剖析 | 第32-34页 |
一 地方政府金融管理权缺乏更高位阶法律的确认 | 第32-33页 |
二 地方政府金融管理权与中央监管权责界限不明 | 第33页 |
三 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系尚不完善 | 第33页 |
四 地方政府与中央金融管理权可能存在冲突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国外地方政府金融管理权运行的比较分析 | 第34-41页 |
第一节 日本 | 第34-38页 |
一 日本金融体系概况 | 第34-35页 |
二 日本金融管理体制的特点 | 第35-38页 |
第二节 美国 | 第38-41页 |
一 立法规范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金融管理权限 | 第38-39页 |
二 美国金融管理权的特征 | 第39-41页 |
第四章 我国地方政府金融管理权的完善与创新 | 第41-50页 |
第一节 明确地方政府金融管理权的目标 | 第41-43页 |
一 服务地方金融发展 | 第42页 |
二 防范地方金融风险 | 第42页 |
三 填补中央监管空白 | 第42-43页 |
第二节 探索适合地方政府的金融管理体系 | 第43-45页 |
一 国家层面建立全国性金融管理协调部门 | 第43-44页 |
二 地方层面发展金融办为金融综合管理部门 | 第44页 |
三 行业层面建立目标监管机制 | 第44-45页 |
第三节 采用多层次、差异化的立法模式 | 第45-48页 |
一 制定金融业监管基本法 | 第46页 |
二 完善金融机构法 | 第46-47页 |
三 完善金融业务法规 | 第47页 |
四 完善金融监管部门规章 | 第47页 |
五 完善信息披露的相关立法 | 第47-48页 |
第四节 创新监管方法 | 第48-50页 |
一 建立牌照升级转换制度 | 第48页 |
二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 第48-49页 |
三 建立三级金融管理职责 | 第49页 |
四 完善我国的地方债制度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