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军工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有用性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3页
    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1 研究自愿性信息披露有用性的意义第13页
        1.2.2 选择军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的意义第13-14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4-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2 研究方法第15-17页
    1.4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第17-18页
        1.4.1 研究难点第17页
        1.4.2 创新点第17-18页
第2章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第18-25页
    2.1 自愿性信息披露及其有用性概述第18-20页
        2.1.1 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定义及其特征第18页
        2.1.2 自愿性信息披露有用性的研究维度第18-19页
        2.1.3 自愿性信息披露有用性的研究对象第19-20页
    2.2 自愿性信息披露有用性的相关理论第20-22页
        2.2.1 信号传递理论第20页
        2.2.2 有效市场理论第20-21页
        2.2.3 委托代理理论第21页
        2.2.4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第21-22页
        2.2.5 印象管理理论第22页
    2.3 自愿性信息披露有用性的文献综述第22-25页
        2.3.1 国外文献研究现状第22-23页
        2.3.2 国内文献研究现状第23-24页
        2.3.3 文献综述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研究假设与研究模型第25-38页
    3.1 研究假设第25-28页
        3.1.1 军工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第25-26页
        3.1.2 军工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短期市场反应第26页
        3.1.3 军工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与公司价值的关系第26-28页
    3.2 军工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的衡量第28-30页
        3.2.1 军工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标体系设计原则第28页
        3.2.2 军工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数编制程序第28-30页
        3.2.3 军工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标评分标准第30页
    3.3 研究模型第30-38页
        3.3.1 模型一、二的构建及变量选择第30-32页
        3.3.2 模型三的构建及变量选择第32-35页
        3.3.3 模型四的构建及变量选择第35-37页
        3.3.4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第37-38页
第4章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第38-50页
    4.1 描述性统计第38-42页
        4.1.1 军工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的整体披露状况第38-39页
        4.1.2 本文28个自愿性信息指标的披露状况第39-40页
        4.1.3 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第40-42页
    4.2 实证结果分析第42-48页
        4.2.1 模型一实证结果分析第42-43页
        4.2.2 模型二实证结果分析第43-45页
        4.2.3 模型三实证结果分析第45-47页
        4.2.4 模型四实证结果分析第47-48页
    4.3 稳健性检验第48-50页
第5章 结论与建议第50-52页
    5.1 本文结论第50页
    5.2 相关建议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附录第55-5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第58-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日本中小企业的“脱分包”问题--以大力铁工公司为例
下一篇:JY渠道商对冠捷显示器营销的项目化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