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9-20页 |
1.1 粒子物理 | 第9-10页 |
1.2 基本相互作用 | 第10-13页 |
1.2.1 电磁相互作用 | 第11-12页 |
1.2.2 弱相互作用 | 第12页 |
1.2.3 强相互作用 | 第12-13页 |
1.3 标准模型 | 第13-14页 |
1.4 粒子物理实验 | 第14-15页 |
1.5 粲偶素及其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6 粲偶素的衰变 | 第16-17页 |
1.7 类粲偶素 | 第17-18页 |
1.8 选题的背景的意义 | 第18-19页 |
1.9 论文结构 | 第19页 |
1.10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2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Ⅱ)和北京谱仪(BESⅢ)的介绍 | 第20-29页 |
2.1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Ⅱ) | 第20-21页 |
2.2 北京谱仪(BESⅢ) | 第21-27页 |
2.2.1 主漂移室(MDC) | 第22-23页 |
2.2.2 飞行时间计数器(TOF) | 第23-24页 |
2.2.3 电磁量能器(EMC) | 第24-25页 |
2.2.4 超导磁体(SMG) | 第25页 |
2.2.5 子鉴别器(MUC) | 第25-26页 |
2.2.6 触发判选系统(Trigger System)和在线数据获取系统(Data Acquisition) | 第26-27页 |
2.2.7 离线软件系统(Offline Software System ) | 第2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3 BESⅢ上的研究ψ′ → (?)1530~? (?)1530~+的研究 | 第29-57页 |
3.1 事例选择 | 第29-41页 |
3.2 本底研究 | 第41-47页 |
3.2.1 连续数据样本 | 第41-42页 |
3.2.2 Sideband | 第42-43页 |
3.2.3 Inclusive MC | 第43-44页 |
3.2.4 MC真实信息 | 第44-47页 |
3.3 角分布 | 第47页 |
3.4 分支比的计算 | 第47-52页 |
3.4.1 信号的产生 | 第47-49页 |
3.4.2 选择效率 | 第49页 |
3.4.3 分支比 | 第49页 |
3.4.4 I/O检查 | 第49-52页 |
3.5 系统误差 | 第52-56页 |
3.5.1 角分布α的系统误差 | 第52-53页 |
3.5.2 分支比的系统误差 | 第53-56页 |
3.6 实验结果 | 第56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4 总结和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附录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