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财产婚后收益归属问题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页 |
一、问题引出 | 第10-11页 |
(一) 基本案情 | 第10-11页 |
(二) 审判结果 | 第11页 |
二、个人财产婚后收益的类型及归属认定 | 第11-19页 |
(一) 投资收益的概述及归属认定 | 第11-14页 |
1. 投资概述 | 第11-12页 |
2. 投资收益的归属认定 | 第12-14页 |
(二) 增值收益的概述及归属认定 | 第14-16页 |
1. 增值的概述 | 第14页 |
2. 自然增值收益的归属认定 | 第14页 |
3. 主动增值收益的归属认定 | 第14-16页 |
(三) 孳息收入及其归属认定 | 第16-19页 |
1. 孳息概述 | 第16页 |
2. 天然孳息的归属认定 | 第16页 |
3. 人工孳息的归属认定 | 第16-17页 |
4. 法定孳息的归属认定 | 第17-19页 |
三、一方对家庭的贡献与个人财产收益的归属 | 第19-21页 |
(一) 贡献的概述 | 第19页 |
(二) 贡献与收益归属的关联 | 第19-21页 |
四、我国个人财产婚后收益归属问题的规定及其问题 | 第21-24页 |
(一) 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 | 第21-22页 |
(二) 物权法的相关规定 | 第22-23页 |
(三) 立法不足 | 第23-24页 |
五、个人财产婚后收益归属问题的立法完善 | 第24-27页 |
(一) 完善立法应遵循的原则 | 第24-25页 |
(二) 完善立法应遵循的基本方法 | 第25-27页 |
1. 明确“贡献”作为考量因素的基础性地位 | 第26页 |
2. 明确收益类型的内涵 | 第26页 |
3. 对相关法条加以完善 | 第26-27页 |
(三) 加强婚姻法与物权法之间的衔接 | 第27页 |
结论 | 第27-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2页 |
致谢 | 第32-33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