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二章 论文相关理论及概念界定 | 第14-26页 |
2.1 中外平等思想的历史发展 | 第14-18页 |
2.1.1 中国平等思想的发展 | 第14-15页 |
2.1.2 西方平等思想的发展 | 第15-16页 |
2.1.3 马克思主义平等观 | 第16-18页 |
2.2 论文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26页 |
2.2.1 农民工的定义 | 第18-20页 |
2.2.2 劳动就业权益的内涵 | 第20-21页 |
2.2.3 平等的内涵及特征 | 第21-22页 |
2.2.4 平等的判定原则 | 第22-23页 |
2.2.5 农民工就业权益平等的相关内容 | 第23-26页 |
第三章 我国农民工劳动就业权益实现现状分析 | 第26-37页 |
3.1 保障农民工劳动就业权益的重要性 | 第26-27页 |
3.2 我国农民进城务工的历史回顾 | 第27-30页 |
3.3 农民工劳动就业权益的不平等问题 | 第30-37页 |
3.3.1 农民工就业机会的不平等 | 第30-31页 |
3.3.2 农民工劳动条件的不平等 | 第31-32页 |
3.3.3 农民工就业保障的不平等 | 第32-33页 |
3.3.4 农民工就业待遇的不平等 | 第33-35页 |
3.3.5 农民工就业发展的不平等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农民工劳动就业权益不平等的原因探析 | 第37-43页 |
4.1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历史影响 | 第37页 |
4.2 社会平等理念的偏差和缺失 | 第37-39页 |
4.3 农民工就业权益表达机制的不完善 | 第39-40页 |
4.4 农民工就业权益保障法律法规的不健全 | 第40-41页 |
4.5 农民工自身综合素质不高 | 第41-43页 |
第五章 保障农民工劳动就业权益平等的建议与对策 | 第43-55页 |
5.1 摒弃落后观念,树立平等的社会理念 | 第43-44页 |
5.1.1 转变政府职能部门的观念 | 第43-44页 |
5.1.2 转变市民的观念 | 第44页 |
5.1.3 扩大平等理念的传播,使平等的理念深入人心 | 第44页 |
5.2 创新管理制度,建立保障农民工就业权益的机制 | 第44-47页 |
5.2.1 改革二元户籍管理制度 | 第44-45页 |
5.2.2 构建统一的劳动就业市场 | 第45-46页 |
5.2.3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 第46-47页 |
5.3 构建维权渠道,降低农民工诉求权益的难度 | 第47-49页 |
5.3.1 发挥工会的作用,建立农民工维权组织 | 第47-48页 |
5.3.2 拓宽农民工利益表达渠道 | 第48-49页 |
5.4 健全法律体系,提供完备的法律依据 | 第49-53页 |
5.4.1 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第50-52页 |
5.4.2 加强执法力度,发挥立法监督职能 | 第52页 |
5.4.3 完善农民工法律援助制度 | 第52-53页 |
5.5 提高农民工素质,增强农民工维权意识和能力 | 第53-55页 |
5.5.1 农民工教育培训主体多元化 | 第53-54页 |
5.5.2 农民工教育培训形式多样化 | 第54页 |
5.5.3 农民工教育培训内容全面化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附件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