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sZ纤维解聚抑制剂的虚拟筛选及淫羊藿苷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菌活性评价
英文缩略词表 | 第8-9页 |
中文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4-17页 |
第二章 FtsZ纤维解聚抑制剂的虚拟筛选 | 第17-38页 |
1 引言 | 第17-19页 |
1.1 抗菌药物新靶点FtsZ | 第17-18页 |
1.2 FtsZ抑制剂 | 第18-1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25页 |
2.1 材料 | 第19页 |
2.2 药效团模型的构建 | 第19-20页 |
2.3 对接软件适用性评价 | 第20页 |
2.4 预筛 | 第20-21页 |
2.5 药效团筛选 | 第21页 |
2.6 初筛 | 第21-22页 |
2.6.1 Libdock对接 | 第21-22页 |
2.6.2 LigandFit对接 | 第22页 |
2.7 二次筛选 | 第22-23页 |
2.7.1 CDOCKER对接 | 第23页 |
2.7.2 Flexible Docking对接 | 第23页 |
2.8 分子动力学模拟 | 第23-24页 |
2.9 轨迹分析 | 第24-25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5-37页 |
3.1 药效团模型的评价 | 第25-27页 |
3.2 分子对接筛选结果 | 第27-35页 |
3.2.1 对接软件准确性 | 第27-28页 |
3.2.2 分子对接 | 第28-35页 |
3.3 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 | 第35-37页 |
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淫羊藿苷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菌活性评价 | 第38-59页 |
1 引言 | 第38-40页 |
2 实验材料 | 第40-43页 |
2.1 主要试剂 | 第40-42页 |
2.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42-43页 |
3 实验步骤 | 第43-55页 |
3.1 淫羊藿苷衍生物的合成 | 第43-55页 |
3.1.1 中间体1的合成 | 第43页 |
3.1.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第43-55页 |
3.2 体外抗菌活性评价 | 第55页 |
4 结果与讨论 | 第55-58页 |
4.1 注意事项 | 第55-56页 |
4.2 抗菌活性评价 | 第56-58页 |
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附录 | 第6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综述 | 第79-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