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绪论 | 第10-16页 |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 | 第13-14页 |
·论文研究框架及主要内容 | 第14页 |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2.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理论综述 | 第16-23页 |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区域与经济区域 | 第16页 |
·区域经济发展 | 第16-17页 |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 第17-18页 |
·地域分工理论 | 第18-20页 |
·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 第18页 |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 第18-19页 |
·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 第19页 |
·比较优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 第19-20页 |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 | 第20-23页 |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第20-21页 |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 | 第21-22页 |
·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 | 第22页 |
·倒"U"型假说理论 | 第22-23页 |
3.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与特征的理论分析 | 第23-32页 |
·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历程的回顾 | 第23-26页 |
·1979-1991年优先发展东部的战略阶段 | 第23-24页 |
·1992-1999年优先发展东部、兼顾中西部发展的阶段 | 第24-25页 |
·1999之后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发展阶段 | 第25-26页 |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现状与成就评估 | 第26-28页 |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现状与特征分析 | 第28-32页 |
·基础设施的地区差异比较及特征分析 | 第28-29页 |
·总量GDP的地区差异比较及特征分析 | 第29页 |
·三次产业结构的地区差异比较及特征分析 | 第29-30页 |
·资本投入的地区差异比较及特征分析 | 第30-31页 |
·市场化程度的地区差异比较及特征分析 | 第31-32页 |
4.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实证分析 | 第32-39页 |
·我国区域经济差异衡量的视角与尺度界定 | 第32-34页 |
·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衡量指标设计 | 第32页 |
·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衡量或测度方法选择 | 第32-33页 |
·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测度的地域单位划分 | 第33-34页 |
·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测度的时间范围与数据来源 | 第34页 |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实证分析的地域行政单位确定 | 第34页 |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实证分析 | 第34-39页 |
·泰尔指数的计算 | 第34-36页 |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实证结果分析 | 第36-39页 |
5.结论与建议 | 第39-48页 |
·论文研究结论 | 第39-40页 |
·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 第40-48页 |
·因势利导,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 第40-45页 |
·加强政策导向和政府扶持 | 第45-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