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导言 | 第12-20页 |
(一)选题依据 | 第12-13页 |
1.理论依据 | 第12页 |
2.实践依据 | 第12-13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1.国内关于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相关研究 | 第13-16页 |
2.国外关于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相关研究 | 第16-18页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1.作文教学 | 第18页 |
2.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 | 第18-19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文献研究法 | 第19页 |
2.问卷调查法 | 第19页 |
3.访谈调查法 | 第19页 |
4.案例研究法 | 第19-20页 |
一、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20-28页 |
(一)调查目的 | 第20页 |
(二)调查对象的选取 | 第20页 |
(三)调查的基本内容 | 第20-21页 |
(四)调查的统计与分析 | 第21-28页 |
1.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学习统计与分析 | 第21-24页 |
2.小学高年级教师作文教学统计与分析 | 第24-28页 |
二、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28-32页 |
(一)作前:作文教学素材积累不足 | 第28-29页 |
1.教师教学素材局限于课本 | 第28页 |
2.教师未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作前情感体验 | 第28-29页 |
3.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的日常练笔不足 | 第29页 |
(二)作中:作文指导方法单一 | 第29-30页 |
1.教师作文示范缺乏 | 第29页 |
2.教师缺少“巧命题” | 第29-30页 |
3.学生阅读与说、写训练结合不足 | 第30页 |
(三)作后:作文评改过程简单化 | 第30-32页 |
1.作文评语模式化 | 第30-31页 |
2.作文修改单一化 | 第31页 |
3.作文讲评互动性不强 | 第31-32页 |
三、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2-36页 |
(一)教师的作文教学素养有待提升 | 第32-33页 |
1.教师作文教学素材脱离学生生活实际 | 第32页 |
2.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 | 第32-33页 |
3.教师没有纠正学生不良习作习惯 | 第33页 |
(二)传统教学资源,满足不了作文教学破旧立新的需求 | 第33-34页 |
1.传统教学资源开发,满足不了作文教学内容破旧立新 | 第33页 |
2.传统教学资源整合,满足不了作文教学形式破旧立新 | 第33-34页 |
(三)作文教学脱离学生学情,作文教学指导针对性不强 | 第34-36页 |
1.教师对作文构思指导针对性不强 | 第34页 |
2.教师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成长规律 | 第34-35页 |
3.教师没有重视培养学生的作文应需能力 | 第35-36页 |
四、改善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对策 | 第36-47页 |
(一)创建“活动——体验——练笔”形态的作文素材积累模式 | 第36-39页 |
1.开发作文真实素材源头——丰富多彩的活动 | 第36-38页 |
2.塑造作文感情素材的灵魂——情感体验 | 第38页 |
3.奠定作文语言素材基石——日常练笔 | 第38-39页 |
(二)践行“下水——巧命题——读写结合”的作文指导模式 | 第39-41页 |
1.作文示范指导小帮手——“下水”文 | 第39-40页 |
2.作文命题指导小秘方——“巧命题” | 第40-41页 |
3.作文写作指导小妙招——读写结合 | 第41页 |
(三)完善“真实化、多样化和互动”相结合的作文评改模式 | 第41-47页 |
1.作文评语需真实化 | 第41-43页 |
2.作文修改方式可多样化 | 第43-44页 |
3.作文讲评凸显互动性 | 第44-47页 |
结束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录1 | 第51-53页 |
附录2 | 第53-55页 |
附录3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