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2 建筑垃圾及建筑垃圾再生集料简介 | 第13-15页 |
1.3 国内外建筑垃圾再生集料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3.1 国内建筑垃圾再生集料研究现状 | 第15页 |
1.3.2 国外建筑垃圾再生集料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3 再生集料的技术标准 | 第17-19页 |
1.4 泡沫沥青混合料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1.4.1 室内沥青发泡效果研究 | 第19-20页 |
1.4.2 泡沫沥青混合料研究 | 第20-23页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第二章 泡沫沥青发泡特性研究 | 第25-32页 |
2.1 沥青发泡技术 | 第25-26页 |
2.1.1 泡沫沥青发泡原理 | 第25-26页 |
2.1.2 沥青发泡效果的影响因素 | 第26页 |
2.1.3 沥青发泡效果的评价指标 | 第26页 |
2.2 沥青发泡试验设计 | 第26页 |
2.3 发泡沥青对发泡效果的影响 | 第26-28页 |
2.4 发泡用水量对发泡效果的影响 | 第28-29页 |
2.5 发泡温度对发泡效果的影响 | 第29-31页 |
2.6 最佳发泡条件的确定 | 第31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再生集料泡沫沥青混合料设计 | 第32-47页 |
3.1 试验材料 | 第32-34页 |
3.1.1 基质沥青 | 第32页 |
3.1.2 集料 | 第32-33页 |
3.1.3 矿粉 | 第33-34页 |
3.1.4 水泥 | 第34页 |
3.2 矿料级配优选 | 第34-35页 |
3.3 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的确定 | 第35-40页 |
3.3.1 合成集料混合料的含水率及干密度 | 第35-38页 |
3.3.2 再生粗、细集料掺量对混合料最佳含水率及最大干密度的影响 | 第38-39页 |
3.3.3 再生粗集料掺量对混合料最佳含水率及最大干密度的影响 | 第39-40页 |
3.4 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 | 第40-45页 |
3.4.1 最佳泡沫沥青用量的确定方法 | 第40-42页 |
3.4.2 不同再生粗、细集料掺量泡沫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 | 第42页 |
3.4.3 不同再生粗集料掺量泡沫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 | 第42-45页 |
3.5 配合比设计结果 | 第45-4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再生集料泡沫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 | 第47-55页 |
4.1 泡沫沥青混合料性能评价指标选择 | 第47-48页 |
4.2 干劈裂强度和干湿劈裂强度比 | 第48-50页 |
4.3 稳定度及残留稳定度 | 第50-51页 |
4.4 冻融劈裂强度比 | 第51-53页 |
4.5 动稳定度 | 第53-5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再生集料泡沫沥青混合料劈裂强度影响因素研究 | 第55-73页 |
5.1 矿料级配对劈裂强度的影响 | 第55-56页 |
5.2 再生集料掺量对劈裂强度的影响 | 第56-58页 |
5.2.1 再生粗、细集料掺量对劈裂强度的影响 | 第56-57页 |
5.2.2 再生粗集料掺量对劈裂强度的影响 | 第57-58页 |
5.3 沥青对劈裂强度的影响 | 第58-61页 |
5.3.1 沥青含量对劈裂强度的影响 | 第58-60页 |
5.3.2 沥青标号对劈裂强度的影响 | 第60-61页 |
5.4 水泥掺量对劈裂强度的影响 | 第61-62页 |
5.5 养生对劈裂强度的影响 | 第62-66页 |
5.5.1 养生时间对劈裂强度的影响 | 第62-64页 |
5.5.2 养生温度对劈裂强度的影响 | 第64-66页 |
5.6 拌和用水量对劈裂强度的影响 | 第66-67页 |
5.7 红砖掺量对劈裂强度的影响 | 第67-71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附录A 泡沫沥青混合料用再生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 第79-80页 |
附录B 再生集料泡沫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 第80-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附件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