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广播、电视事业论文--编辑、写作和播送业务论文

《新闻调查》节目的“解困新闻学”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11-15页
    (一)研究缘起第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12页
    (三)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第12页
    (四)文献综述第12-15页
一、“解困新闻学”——新闻发展新理念第15-21页
    (一)“解困新闻学”的概念及发展第15-16页
        1.概念第15页
        2.发展第15-16页
    (二)“解困新闻学”的兴起背景第16-19页
        1.媒介环境娱乐化与大众“审丑”疲劳第16-17页
        2.传统媒体话语权分流现状与回归需求第17-18页
        3.“解困新闻学”实践成功第18-19页
    (三)“解困新闻学”的构成要素第19-21页
        1.社会问题第20页
        2.解决方案第20页
        3.社会效果第20-21页
二、《新闻调查》节目案例的“解困”分析第21-33页
    (一)《新闻调查》节目基于“解困新闻学”分析的合理性第21-24页
        1.《新闻调查》与“解困新闻学网络”作品文本比较第21-23页
        2.《新闻调查》与非“解困新闻学”作品的界限分析第23-24页
    (二)《新闻调查》节目的“解困”要素分析第24-30页
        1.报道主题:聚焦社会问题,着力呈现对策第24-27页
        2.解决方案:解决要素组合,灵活应对需求第27-29页
        3.社会效果:通过解决方案,展示借鉴意义第29-30页
    (三)《新闻调查》节目的“解困”特点第30-33页
        1.解惑先行,解困为主第30-31页
        2.数据说明,证据支撑第31-32页
        3.正视问题,涤清偏见第32-33页
三、从《新闻调查》看“解困新闻学”的价值第33-41页
    (一)对传统媒体的“挡拆”作用第33-34页
        1.新信息生态系统下的媒体生存契机第33-34页
        2.新闻写作新模式下的“挡拆”配合第34页
    (二)对网络新闻的净化作用第34-37页
        1.网络新闻泛滥下的用户“习得性无助”阅读第35页
        2.“解困”新闻向网络平移下的用户信任重塑第35-37页
    (三)对受众主动参与的调动作用第37-39页
        1.“同一漩涡”下的被旁观者角色沉默第37-38页
        2.“解困”新闻下的受众权力再度赋予第38-39页
    (四)对新闻专业主义和媒介伦理的示范作用第39-41页
        1.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客观和媒介伦理第39-40页
        2.新闻专业主义下的“解困新闻”示范第40-41页
四、从《新闻调查》看“解困新闻学”的争议和发展第41-47页
    (一)对“解困新闻学”的争议第41-43页
        1.“解困新闻学”是媒体职能越界的表现第41-42页
        2.“解困新闻学”无法明确指导受众行动第42-43页
    (二)“解困新闻学”的中国发展之路第43-47页
        1.民生新闻与“解困新闻学”的发展融合第44-45页
        2.新媒体新闻平台探索多种“解困”模式第45-47页
结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致谢第50-51页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第51-52页
附录第52-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房地产市场限购效应实证研究--基于大中城市面板数据
下一篇:广西日报新闻客户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