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各种发电论文--太阳能发电论文

光伏交流微电网孤岛运行控制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微电网常用的控制方法第12-13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安排第13-15页
第二章 光伏交流微电网的系统组成第15-24页
    2.1 光伏交流微电网的系统结构第15-16页
    2.2 光伏电池特性分析第16-18页
        2.2.1 光伏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6-17页
        2.2.2 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第17-18页
    2.3 蓄电池特性分析第18-21页
        2.3.1 蓄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8-19页
        2.3.2 蓄电池的充放电特性第19-21页
    2.4 并网逆变器特性分析第21-23页
        2.4.1 并网逆变器拓扑结构第21-22页
        2.4.2 并网逆变器数学模型第22-23页
    2.5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微电源并网逆变器的控制方法第24-33页
    3.1 逆变器并联系统环流的产生第24-26页
    3.2 下垂控制方法第26-27页
        3.2.1 下垂控制方法的原理第26-27页
        3.2.2 线路阻抗对系统环流的影响第27页
    3.3 基于虚拟阻抗的下垂控制方法第27-32页
        3.3.1 虚拟阻抗控制方法第27-29页
        3.3.2 虚拟阻抗控制器的设计第29-32页
    3.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四章 微电网的工作模式与功率控制第33-43页
    4.1 微电网系统的工作模式第33页
    4.2 光伏发电单元的控制第33-39页
        4.2.1 Boost斩波电路分析与控制第33-35页
        4.2.2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控制器设计第35-39页
    4.3 蓄电池储能单元的控制第39-42页
        4.3.1 双向DC/AC变换器分析与控制第39-41页
        4.3.2 双向功率变换器的控制器设计第41-42页
    4.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五章 光伏交流微电网孤岛运行控制仿真第43-51页
    5.1 光伏交流微电网主电路模型第43页
    5.2 下垂控制电路模型第43-45页
    5.3 光伏发电电路模型第45-46页
    5.4 蓄电池储能电路模型第46-47页
    5.5 微电网孤岛运行控制仿真第47-50页
    5.6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1-53页
    6.1 全文工作总结第51页
    6.2 课题研究展望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上风电场送出海缆载流量瓶颈区段与提升方法研究
下一篇:水泥固化砂质粉土的强度试验及其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