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公安工作论文--公安行政工作论文

江门市和谐警民关系构建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1.2.1 理论意义第11-12页
            1.1.2.2 实践意义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5页
        1.2.1 国内研究综述第12-14页
        1.2.2 国外研究综述第14-15页
    1.3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第15-19页
        1.3.1 相关概念第15-17页
            1.3.1.1 警民关系第15-16页
            1.3.1.2 和谐警民关系第16-17页
            1.3.1.3 警民关系危机第17页
        1.3.2 理论基础第17-19页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9-20页
        1.4.1 研究思路第19页
        1.4.2 研究方法第19-20页
第二章 江门市警民关系状况分析第20-27页
    2.1 江门市警民关系的概况第20页
    2.2 当前江门市警民关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第20-27页
        2.2.1 对当前江门市警民关系现状的调查第20-22页
        2.2.2 当前江门市警民关系存在的问题表现第22-27页
            2.2.2.1 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不高第22-23页
            2.2.2.2 群众对公安民警的信任度不高第23-25页
            2.2.2.3 警察权责扩大化带来矛盾转嫁第25页
            2.2.2.4 队伍建设不完善影响公众形象第25-27页
第三章 江门市和谐警民关系的影响因素分析第27-43页
    3.1 影响江门市和谐警民关系的警察因素第27-33页
        3.1.1 为民服务意识树立不牢第27-28页
        3.1.2 党风廉政建设存在漏洞第28-29页
        3.1.3 基层警务警力经费紧缺第29-30页
        3.1.4 重点犯罪打击成效不够第30-32页
        3.1.5 网络舆情宣传存在不足第32-33页
    3.2 影响江门市和谐警民关系的民众因素第33-38页
        3.2.1 安全感是民众美好生活追求的体现第33-34页
        3.2.2 民众期望与警务水平存在客观差距第34-36页
        3.2.3 缺乏公安职能与工作程序了解第36-37页
        3.2.4 缺乏国家暴力机构的认知第37-38页
    3.3 影响江门市和谐警民关系的外部因素第38-43页
        3.3.1 经济社会浪潮的冲击第38-39页
        3.3.2 地方政府因素的掣肘第39-40页
        3.3.3 涉警负面舆情的冲击第40-41页
        3.3.4 区域毒品问题的影响第41-43页
第四章 江门市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对策第43-58页
    4.1 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社会氛围第43-44页
        4.1.1 健全社会倾诉渠道,完善诉求表达机制第43-44页
        4.1.2 营造文明、和谐、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44页
    4.2 开展以提升群众“两感”为目标的公安建设工作第44-50页
        4.2.1 深化与群众的密切联系第44-45页
        4.2.2 加强公安队伍自身建设第45-46页
        4.2.3 深化基层社区警务战略第46-47页
        4.2.4 重塑公安民警执法威严第47-49页
        4.2.5 打造富有影响力的公安宣传阵地第49-50页
        4.2.6 打击影响百姓幸福感的重点犯罪第50页
    4.3 培养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理性公民第50-52页
        4.3.1 引导公民客观看待公安工作与成效第50-51页
        4.3.2 引导公民养成互利共赢的警民合作理念第51-52页
    4.4 建立健全警民关系突发危机处置机制第52-58页
        4.4.1 危机事前预警机制第53-55页
        4.4.2 危机事中处置机制第55-56页
        4.4.3 危机事后恢复机制第56-58页
结语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附录1第62-66页
附录2第66-70页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附件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转型期缉私警察警务技能培训管理体系研究--以HP缉私局为例
下一篇:吉林延边朝鲜族人群Y染色体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