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3页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10-12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一、为实现基础教育改革中提倡的素质教育奠定基础 | 第12页 |
二、为其他小学进行营养教育校本课程的研究和探索提供参考和借鉴 | 第12-13页 |
三、为制定学校营养教育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 第13页 |
四、为小学进行长期有效的营养教育活动营造有利的社会环境 | 第13页 |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3-22页 |
一、我国中小学生营养与体质状况的研究 | 第13-15页 |
二、中小学生营养KAB的研究 | 第15-16页 |
三、国内营养教育校本课程的状况 | 第16-18页 |
四、国外中小学生的营养教育状况 | 第18-20页 |
五、当前中小学营养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建议 | 第20-22页 |
第四节 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22页 |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22-23页 |
一、文献法 | 第22页 |
二、访谈法 | 第22页 |
三、个案调查法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国内外学校营养教育的实践概况 | 第23-30页 |
第一节 国内的学校营养教育实践概况 | 第23-24页 |
第二节 国外的学校营养教育实践概况 | 第24-30页 |
一、日本的学校营养教育概况 | 第24-25页 |
二、德国的学校营养教育概况 | 第25-27页 |
三、美国的学校营养教育概况 | 第27-30页 |
第三章 A校营养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现状 | 第30-46页 |
第一节 营养教育校本课程的组织管理 | 第30-36页 |
一、成立营养教育校本课程项目组 | 第30-32页 |
二、培训营养教育项目组的教师 | 第32页 |
三、根据实际规划设计营养教育校本课程 | 第32-35页 |
四、进行营养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前期论证 | 第35-36页 |
第二节 营养教育校本课程的目标与内容 | 第36-40页 |
一、A校营养教育校本课程目标的设定 | 第37-38页 |
二、A校营养教育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 | 第38-40页 |
第三节 营养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原则和方式 | 第40-41页 |
一、营养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原则 | 第40页 |
二、营养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方式 | 第40-41页 |
第四节 营养教育校本课程的评价 | 第41-46页 |
一、营养教育校本课程的评价原则 | 第41-42页 |
二、营养教育校本课程的多元评价 | 第42-46页 |
第四章 A校营养教育校本课程取得的成效、问题及原因 | 第46-53页 |
第一节 A校取得的成效 | 第46-50页 |
一、学生的营养KAB有了较明显的提高 | 第46-48页 |
二、教师的营养教育知识和课程设计能力得到提升和发展 | 第48-50页 |
三、学校营养教育提高了家庭营养教育意识 | 第50页 |
第二节 存在的问题 | 第50-51页 |
一、营养校本课程的资源挖掘不够充分 | 第50-51页 |
二、营养校本课程缺乏强有的保障 | 第51页 |
三、部分营养教育课程质量不佳 | 第51页 |
第三节 原因分析 | 第51-53页 |
一、教师课程开发的知识和技能储备不足 | 第51页 |
二、项目管理者的课程领导力薄弱 | 第51-52页 |
三、学校的管理保障措施不到位 | 第52-53页 |
第五章 营养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改进 | 第53-57页 |
第一节 加强教师的课程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 | 第53-54页 |
一、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其课程开发和实施能力 | 第53页 |
二、提倡合作交流,共建课程开发团队 | 第53-54页 |
第二节 提高项目管理者的领导能力 | 第54页 |
一、钻研学习课程领导知识,集思广益 | 第54页 |
二、加强课程监管,保证教育质量 | 第54页 |
第三节 全面深入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 第54-55页 |
一、全面发掘各种资源 | 第54-55页 |
二、对资源进行系统整理 | 第55页 |
第四节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 第55-57页 |
一、为教师创设一个良好的课程开发环境 | 第55页 |
二、合理有效的奖励 | 第55-56页 |
三、促使教师不断自我发展 | 第56-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附录1 | 第63-67页 |
附录2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