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铁路车辆不锈钢点焊车体研究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国外不锈钢点焊车体研究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不锈钢点焊车体研究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1.3 铁路车辆不锈钢点焊车体结构性能仿真分析现状 | 第12-13页 |
1.3.1 不锈钢点焊车体强度分析现状 | 第12页 |
1.3.2 焊接接头疲劳强度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疲劳理论及点焊结构疲劳分析方法 | 第14-25页 |
2.1 疲劳理论 | 第14-18页 |
2.1.1 疲劳的定义 | 第14页 |
2.1.2 疲劳的分类及不锈钢点焊车体疲劳类型分析 | 第14-16页 |
2.1.3 疲劳寿命及点焊车体寿命分析 | 第16-17页 |
2.1.4 疲劳寿命分析标准 | 第17-18页 |
2.2 电阻点焊结构疲劳分析 | 第18-24页 |
2.2.1 电阻点焊结构疲劳断裂 | 第18-19页 |
2.2.2 影响电阻点焊结构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 | 第19-20页 |
2.2.3 电阻点焊疲劳寿命分析方法 | 第20-23页 |
2.2.4 电阻点焊疲劳寿命评价方法的对比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某厂不锈钢点焊车体强度分析 | 第25-44页 |
3.1 点焊车体建模和强度分析与一般车体对比 | 第25页 |
3.2 点焊的模拟分析方法对比研究 | 第25-27页 |
3.2.1 Brick单元 | 第25-26页 |
3.2.2 Beam单元 | 第26页 |
3.2.3 Shell单元 | 第26-27页 |
3.2.4 综合评价 | 第27页 |
3.3 不锈钢点焊车体静强度与刚度评价标准及方法 | 第27-32页 |
3.3.1 某厂不锈钢点焊车体结构特点 | 第28-31页 |
3.3.2 某厂不锈钢点焊车体结构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31-32页 |
3.4 某厂不锈钢点焊车静强度与刚度载荷和边界条件 | 第32-33页 |
3.5 某厂不锈钢点焊车体静强度与刚度最终计算结果 | 第33-43页 |
3.5.1 某厂不锈钢点焊车体刚度计算结果 | 第33-34页 |
3.5.2 某厂不锈钢点焊车体静强度计算结果 | 第34-40页 |
3.5.3 某厂不锈钢点焊车体结构优化过程 | 第40-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某厂不锈钢点焊车体焊点疲劳分析 | 第44-60页 |
4.1 点焊车体疲劳寿命分析方法 | 第44页 |
4.2 主S-N曲线法原理 | 第44-47页 |
4.3 疲劳分析软件 | 第47页 |
4.4 点焊车体疲劳工况 | 第47-48页 |
4.5 点焊疲劳评估点的评估结果 | 第48-59页 |
4.5.1 疲劳评估点的选择 | 第48页 |
4.5.2 等效结构应力以及疲劳计算结果 | 第4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