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污水生化处理系统的软测量及自适应优化控制策略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8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3-17页
        1.1.1 研究背景第13-16页
        1.1.2 研究意义第16-17页
    1.2 污水处理系统概述第17-22页
        1.2.1 污水处理活性污泥法简介第17-18页
        1.2.2 主要污水水质指标简介第18-20页
        1.2.3 污水生物处理的数学模型介绍第20-22页
    1.3 污水处理过程控制的发展状况第22-26页
        1.3.1 模糊控制第22-23页
        1.3.2 神经网络控制第23-24页
        1.3.3 基于智能算法的污水软测量第24页
        1.3.4 污水处理的优化控制第24-26页
    1.4 课题来源及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6-28页
        1.4.1 课题来源第26页
        1.4.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6-28页
第二章 基于 LE-SVM 的出水水质 BOD 软测量建模第28-43页
    2.1 引言第28-30页
    2.2 LE-SVM 软测量模型第30-38页
        2.2.1 LE 降维第30-32页
        2.2.2 支持向量回归机第32-35页
        2.2.3 软测量模型及数据处理第35-38页
    2.3 仿真讨论第38-41页
    2.4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三章 基于神经网络的溶解氧自适应控制第43-62页
    3.1 引言第43-44页
    3.2 全局渐近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设计第44-53页
        3.2.1 问题描述第46-47页
        3.2.2 控制结构第47-49页
        3.2.3 全局渐近控制设计第49-53页
    3.3 污水处理溶解氧的控制第53-59页
        3.3.1 BSM1 模型结构第54-57页
        3.3.2 溶解氧的控制模型第57-59页
    3.4 仿真验证第59-61页
    3.5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四章 污水处理污泥浓度的直接自适应模糊控制第62-75页
    4.1 引言第62-63页
    4.2 直接型自适应模糊控制器的设计第63-71页
        4.2.1 问题描述第66-67页
        4.2.2 理想控制律新形式第67-68页
        4.2.3 直接型控制结构第68-69页
        4.2.4 自适应控制律推导第69-71页
    4.3 污泥浓度的控制模型第71-73页
    4.4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第73-74页
    4.5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五章 污水处理过程的节能优化控制第75-89页
    5.1 引言第75-76页
    5.2 模糊离散粒子群优化算法第76-81页
        5.2.1 基本粒子群算法第76-79页
        5.2.2 改进粒子群算法第79-81页
    5.3 污水处理最优控制的模型第81-84页
        5.3.1 污水处理基本状态方程第81-83页
        5.3.2 污水处理运行费用目标函数第83-84页
    5.4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第84-88页
    5.5 本章小结第88-89页
结论第89-91页
参考文献第91-10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07-110页
致谢第110-111页
附件第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分数阶建模研究
下一篇:秦皇岛市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预警及调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