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13-47页 |
1.1 分子印迹聚合物简介 | 第13-18页 |
1.1.1 分子印迹基本原理 | 第13-14页 |
1.1.2 分子印迹的方法 | 第14-16页 |
1.1.3 分子印迹的应用 | 第16-18页 |
1.2 表面印迹技术 | 第18-30页 |
1.2.1 聚合物表面印迹 | 第20-21页 |
1.2.2 二氧化硅表面印迹 | 第21-23页 |
1.2.3 二氧化钛表面印迹 | 第23-24页 |
1.2.4 金属粒子表面印迹 | 第24-26页 |
1.2.5 磁性材料表面印迹 | 第26-27页 |
1.2.6 碳材料表面印迹 | 第27-30页 |
1.3 分子印迹传感器 | 第30-35页 |
1.3.1 电化学传感器 | 第30-32页 |
1.3.2 荧光传感器 | 第32-35页 |
1.3.3 质量传感器 | 第35页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35-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7页 |
2. GO分子印迹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选择检测2,4-二硝基酚 | 第47-75页 |
2.1 引言 | 第47-48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8-52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48-49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49-50页 |
2.2.3 GO-MIP印迹材料的制备 | 第50-51页 |
2.2.4 GO-MIP印迹电极的制备 | 第51页 |
2.2.5 表征与测试方法 | 第51-52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52-71页 |
2.3.1 GO-MIP的合成与条件优化 | 第52-56页 |
2.3.2 GO-MIP的结构表征 | 第56-59页 |
2.3.3 GO-MIP的吸附性能 | 第59-63页 |
2.3.4 GO-MIP传感电极选择性检测DNP | 第63-7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3. 电化学还原GO印迹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检测金霉素 | 第75-96页 |
3.1 引言 | 第75-77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77-79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77-78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78页 |
3.2.3 分子印迹电极的制备 | 第78-79页 |
3.2.4 表征与测试方法 | 第7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79-91页 |
3.3.1 电化学还原GO | 第79-85页 |
3.3.2 电聚合制备RGO-MIP印迹电极 | 第85-88页 |
3.3.3 RGO-MIP印迹电极的传感性能 | 第88-90页 |
3.3.4 RGO-MIP印迹电极在模拟水样分析中的应用 | 第90-9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6页 |
4. 石墨相C_3N_4印迹荧光材料的制备及选择识别2,4-二硝基酚 | 第96-118页 |
4.1 引言 | 第96-99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99-101页 |
4.2.1 实验试剂 | 第99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99-100页 |
4.2.3 g-C_3N_4分子印迹材料的制备 | 第100页 |
4.2.4 表征与测试方法 | 第100-101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101-113页 |
4.3.1 g-C_3N_4-MIP的结构表征 | 第101-105页 |
4.3.2 g-C_3N_4-MIP的荧光传感性能 | 第105-11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13-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18页 |
5.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118-122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118-120页 |
5.2 创新与展望 | 第120-122页 |
致谢 | 第122-123页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3页 |